唐朝书法家喜欢什么纸?
唐朝的书法家其实和现在的书法家一样,对纸张的要求很“苛刻”。 唐初的纸,主要是以麻为原料制作的麻纸为主。《唐六典》中就有记载: “凡贡纸,先录本司目数,后验所出州县官名,每年所上不过十万缕(一缕等于二丈)。” 这是官方认可的造纸原料来源,可见当时的麻纸制作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而且原料供应比较稳定。 但是这种麻纸,并不是最好的纸。最好、最顶级的纸应该是蔡侯纸,用废布头、废帛等制作而成。
到了中晚唐时期,由于丝织业的发展,出现了以蚕丝为主要原料的“笺纸”,这种笺纸质感很好,可以用来写字作画。但是缺点是不耐久,容易褪色变黄。 比如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就有题诗作画的爱好,他的不少作品都是用笺纸书写的。如《张好好诗》,这是他用笔尖宽三寸的大字体写在五尺多长的白笺上的。还有《张好好帖》,也是他写的,只不过这次是写在有颜色的彩笺上了。 还有一些特殊用途的纸出现,专门用来写经,或者抄录古籍,保存传承文化。这些纸一般都是采用优质木浆制作,有一定的韧性和耐磨性。
到唐朝末年,一种新的纸——宣纸逐渐流行起来。因为宣纸的原材料楮皮本身韧性好,不易破损,并且含有天然抗菌作用,不易霉烂;另外因含淀粉量高,宜于收藏保管。 所以,宣纸后来成了文人墨客最爱的纸张之一。在宋朝的时候,还成为官方认定的纸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