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淡晴是什么色?
我理解题主的语病,是想问“晴水”是什么颜色对吧? 首先明确一点,天然形成的翡翠是没有绝对的颜色标准的。行内有句话叫“千种色、万种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也就是说不同的光源、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体肤色对同一种“色”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 “晴水”这词语用来形容自然光下,浅绿而略带灰色调的色泽(如春天嫩芽的新绿)是最准确不过的。
但如果要把它用在描述不同光照环境下的颜色差异(比如日光和夜光)或是不同人的肤色对颜色的感受差异的话,“晴水”就有点力不从上啦! 在我的词典里面,“晴水”就是“浅色水的意思”。所以想要更贴切表达出它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状态,可以把它定义为“带有浅色水感的色彩”。 我用“有底色”这个大家都懂易理解的词语来定义它,应该是最为合适的了吧~ 当然,这个定义太宽泛了也不合适,还是会有不少人像题主一样产生类似这样的疑问——到底是哪种颜色才算「有底色」呢? 上面说了那么多概念性的东西,不知道能否解答一部分题主的问题呢?如果仍有疑惑,欢迎与我探讨噢~
翡翠中有一种绿色,绿得偏“浅”,绿得“水灵灵”,绿得“若有若无”,绿得“清透”,绿得“舒服”,这就是“海沫绿”或者“秧苗绿”。其实,这种绿色有一个最好听的名字—— 淡水绿。但是,这并不是它的本质颜色,在翡翠界,这种绿被称为“晴水”。
晴水的概念中包括“冰地”和“水地”两个方面,质地方面具有半透明-透明的玻璃光泽,颜色方面属于偏蓝的蓝绿色,绿色饱和度不高,基本没有色根,色调很浅,在玉石当中犹如一块块“水渍”般地漂浮着。 “晴水”,就是它最好的代名词。
春水,秋水,晴水、都是以水来命名。春水、秋水以季节来区分,代表不同的色调。而晴水,代表一种天气。春水、秋水是雨后的翡翠,而晴水则是晴空下的翡翠,其通透度好于春、秋水。
晴水的“晴”主要表现在其质地冰润、颜色绿中带蓝、色泽清澈、淡雅。这种冰润的质地只有到缅甸的帕敢地区才能见其真容,其他产区即使有类似颜色,其质地很难超过帕敢产的晴水。
晴水的“水”主要表现在其水性太好,通透清澈,呈半透明-微透明状。而且,它还有一般高冰种翡翠所没有的蓝绿色,此颜色的饱和度及艳度极低,一般只有在强光下才能感受到一丝丝绿意。晴水,这种带有水彩之绿色一般只作为俏色或福禄寿的福字。因色过于清淡,一般都不可单作主色而设计。
一般在晴水翡翠上可见“白棉”,这种“白棉”是由于其内部结构微粒细腻、颗粒极小,呈高度纤维状变晶交织而成,与玻璃种冰裂纹类似。冰裂纹,是由于翡翠内部存在有细微的裂隙,在成矿过程中,有次生硬玉、绿辉石或水钠霞石沿裂隙充填交代而成,一般不会影响翡翠的质量。
当然,这种“棉”只有在非常强光下才能见得到,若光不够强、棉不明显,而绿色又很清澈,那就是玻璃种带晴水色了。玻璃种也可带有其他颜色,若绿色清淡如晴水,则称为玻璃种晴水翡翠,这种翡翠非常之罕见,绝对属于爱翠者梦寐以求的翡翠品种。
晴水多用于手镯,且为高货之作。由于晴水翡翠具有冰润、淡绿、清澈、通透之特性,所以也特别受女士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