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书法家张什么礼?
是张瑞礼,并非楼上的张天翼。张瑞礼(1946-2017),字敬思,号云门、云根等,浙江海盐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社员兼评鉴委员会委员,杭州书画研究院研究员,浙江大学客座教授,绍兴文理学院兼职教授,湖州师范学院书法系主任、教授,嘉兴师范专科学校艺术系主任、教授,绍兴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我与他相识于1982年,是我父亲的学生,来我家拜见我父时拿着一个印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证章的本子。
他出身书香门第,祖父是清末秀才,擅长书法;父母为高干知识分子,母亲是省书协副主席。他从小在父辈熏陶下热爱并师从名家学习书法理论与创作。
他的楷书师从唐柳公权,草书则取法宋米芾。197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学院,入大学前已负有盛名。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重大展览并获奖。他在国内书坛的地位,可以说和我的老师刘正主持全国书展并结下深厚的友谊一样。都是源于1972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他从众多的投稿作品中,选出300多幅展出。张瑞礼的楷书作品《七言诗》入选这次展览,获得很高的评价。
张瑞礼对当代书坛的影响还因为1982年和1995年的两次兰亭奖评审。
1982年时,他任浙江省书协副秘书长,参与了首届兰亭奖的评选。当时他向领导建议多选年轻作者,少选名人作品,结果反倒自己的作品未入选,引发广泛争议。这种敢于坚持原则的作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浙江书坛中坚力量。
三十年后,已是浙江省书协顾问的张瑞礼再次担任了兰亭奖的评委主任,力荐浙派新锐。2003年,张瑞礼应中国书协邀请赴京参展并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2017年6月去杭州看望他时,他正在医院接受腰椎手术,不能写字。
手术后不久,我去医院看他,他笑着问我“你还记得那首杜甫的诗吗?” 我答“记得啊!你刚住院那天我来看你的时候,你就念给我听的。” 张瑞礼笑着说:“那我今天再教给你……”话未说完就笑了起来。 我说:“老爷子你现在要睡觉了哦!” “不嘛!我再教你一遍。”说着便要起身,一边叫着护士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