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是书法家生肖?
张猛龙(生卒年不详),字伯威,北魏时河东郡解梁县城东二十五里张仪村(今属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张营镇张庄村)人。博涉经史,精晓玄理,擅长书法,小楷师法钟繇,草书师法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官至尚书郎、广陵太守。
相传他书写的诏书,点画饱满,力透纸背,当时有“一笔农”之称。《宣和书谱》称其书:“劲利锋颖,遒逸飞动”“备极神采,非但冠绝当朝,直罕遇古今。”有《张猛龙碑》传世。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北宋著名书画家。精通诗文,善楷书、行书,得王羲之笔意,其作品如《兰亭集序》《蜀素帖》等,为后人学习二王草书的重要范本;他的楷书代表作有《礼器碑》《多宝塔感应碑》等,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为“宋代四大家”,且居首位。
吴昌硕(1844-1927),原名俊,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破荷,浙江安吉人。清末民国时期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他在诗、书、画、印等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成就,在当代艺术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书法作品风格浑厚苍劲、质朴雄健又飘逸灵动,字形多变且笔法精妙。代表作有《石鼓文》《论语·郑玄注》《达摩画像赞》及所书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远水遥山皆有情”等。
林散之(1898-1984),原名炳焰,字聚德,又称散耳、散之,号三悲居士,江苏江都人。擅书法,初学唐欧阳询、五代杨凝式,后学汉隶、魏碑,其创作融合诸家,自成一格。他的书法清新超逸、苍浑雄秀、韵味淳厚,极具个人特色,在当代书坛享有崇高声誉。著有《江上诗钞》《林散之草书选》《论书绝句百首》等。
启功(1912-2005),北京人,满族。姓爱新觉罗氏,雍正帝第九子允禧后裔。近现代著名的国学大师、古典文献学家、书法家。他的书学造诣深湛,自称“五十多年来,临池无间,心摹手追,略有所成”。其书法融各体于一炉,追求自然生动,尤以篆书见长,作品如《题云麓轩》《临王羲之离骚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