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何维楼?
谢邀 首先回答这个问题,并不是很困难。 找到他的书法作品或者照片即可。 但是要比较全面的了解一位书法家,尤其是像维楼先生这样创作时代久远、存世资料稀少的书法家,就并非易事了。 本人的研究方向是近现代书法史和现代书家,对晚清民国时期的书家以及当代书家研究较深。对于维楼先生有所涉猎。 在此,分享一些关于他的相关资料。
何维楼(1842-1920),字劭谦,一作劭乾;号雨亭,又号寒云、寒云子。祖籍浙江,迁居辽宁沈阳。晚清著名书法家。其祖父为乾隆年间的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父亲何绍基在道光末年中进士后,任职山东学政,何维楼随父在山东生活多年。父亲去世后回到沈阳继承家产。光绪年间(1875—1908)在沈阳南大街开设“何氏书庄”,以贩卖书籍为主。精于鉴别古书版式及纸张的时代特征,因此所售之书多为版本精良、质量上乘之书,颇受文人士大夫的喜爱与推崇。还刊刻发行了不少书家墨迹,如《黄自元临写字帖》《赵仲穆楷书千字文》等。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前后,何维楼开始从事书法活动。在沈阳先后加入 “奉天书画会” 和“关东书社”。这两个社团的成员包括吴峻峰、朱梦仙、唐湘龙、郭慕徐等人的作品均曾在沈阳地区乃至全国产生过重要影响。而何伟楼的书法亦在这一过程中逐渐闻名于海内外。他一生留下的书法作品较多,但大部分已散佚。现能见到的主要有1928年张作霖主沈阳时所刻《寒云书扇页》,以及20世纪四五十年代沈阳图书馆所收集的《何氏书庄旧物——历代名家法书册》。其中前者的原件曾赴日本展览,后者则在解放后陆续归辽宁省博物馆收藏,成为该馆馆藏珍品之一。
除书法外,何维楼还对古籍版本鉴定和研究有较大贡献。他在继承家学的基础上,广泛吸取各个历史时期的研究成果和治学方法,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学术风格。曾撰有《汉书艺文志拾补》《中国古籍版片概述》等著作,对古籍版本研究具有较大参考价值,至今仍为人所著述引用。另外,他还是一位热心教育的慈善家。1923年,应友人刘述祖之请,捐资兴建沈阳市第一座公立图书馆——沈阳图书馆(今沈阳图书馆的前身)并担任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