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厂是书法家吗?

茅赜灏茅赜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不是。关于“无锡体”,知乎上已有不少答案,现附上百度百科对“无锡体”的字样的解释 百度百科截图 “无锡体”到底是什么,恐怕连发明者也说不清楚了(笑)。因为这种字体在发明者的作品中并没有完整的体现,我们只能从一些零碎的笔墨中拼凑出它的一鳞半爪。 我以前曾写过一篇介绍“无锡体”的小文,这里把链接贴上—— 《字趣》之五:这个字体叫什么? - 知乎专栏 如果朋友们有兴趣的话,可以点进去读一读,里边我对“无锡体”的细节做了一些详细的描述和论证。

再说说王惠松先生。先生不仅是书法大家,而且也是文字学专家。其著作之《文字学概要》与朱骏毅先生的《古文字结构表》并称为“汉字结构经典”,十分难得。下面这张图片里,有先生书所作“凤起”二字,凤字的笔顺正是根据先生的《文字学概要》中所述而书写的—— 先书“凤”字的首笔“丿”。 再书“凤”字的次笔“㇏”。 最后书“凤”字的三笔“亅”“乚”“”。 三笔写完,一个漂亮的“凤”字就诞生了! 相信能坚持看到这里的朋友,一定都是对汉字感兴趣的。既然如此,我推荐一本好书给你们——《文字生涯》。这本书是现代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林散之先生讲述他学习书法的故事。

林散之先生是草书大家,他的草书纵横捭阖、气势磅礴;他的楷、隶书,则取法晋唐,清丽俊逸。1972年,周恩来总理亲自下令筹建中国博物馆,并将文物分为四大部类。其中书籍文物一类,林散之先生的草书《唐人草书集》名列第一。 这本书虽然只是林散之先生个人回忆录性质的文字,但是从中我们可以汲取很多营养。比如林先生谈到学书的经历时说:“余学书,不假人力,纯自然天成……此所以有‘书家’之称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