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的几大书法家?
一、书圣王羲之(1304-1359) 王羲之,字逸少,号澹斋,汉族,河东郡临晋县人,西晋时期著名书法家,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王羲之年少好学,博采众长,擅长隶书、行书、草书,尤以行书闻名于世。《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代表作有《黄庭经》《洛神赋》《兰亭集序》《祭侄文稿》等。后世尊他为“书圣”。
二、唐宋八大家之首——颜真卿(709—785) 颜真卿,字清臣,小名羡门,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人,祖籍琅琊临沂。他出身官宦之家,父亲颜元孙是唐玄宗时期的监察御史。颜真卿博学多才,工诗文,精书法,曾任平原太守、刑部尚书等职。因拒绝承认叛将李希烈的伪政权,被缢杀,终年七十七岁。其书法雄秀挺拔,自成一家,被称为“颜体”。传世作品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大唐中兴颂》《郭氏家庙碑》等。
三、宋朝三大书法家之一——苏轼(1036-1101)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 人。他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他的书法从“二王”入手,后习颜真卿、欧阳洵,自成一格,被誉为“宋四家”之首。
四、元朝书坛领袖——赵孟頫(1254-1322)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浙水吴兴人。他博学多才,工诗词散文,善绘画,尤其擅长书法。他的篆书受秦代李斯的影响。行草学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其隶书学唐太宗,楷书得力于虞世南、褚遂良等人。笔法妍美遒劲,创“赵体”,对后期明清书法影响甚大。
五、“乙卯上巳,予自广陵至京师,伯庸教授携文酒相劳苦,各尽欢醉。书此永日。”——欧阳询(557—641) 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人,唐初宰相欧阳通之子。他被封为太子太保,人称“欧阳太师”。他以古文出名,亦擅楷、行、草诸体。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家”,并称“欧褚”。后世称其书为“欧体”。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等。
六、清代第一书法家——乾隆皇帝(1711-1799) 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著名的书画收藏家,他在位期间编纂了《钦定历代书迹真迹》。其书法初学颜真卿,后来又学了赵孟頫,写字比较工整,有法度,被称为“瘦金体”。他的作品如《秾芳诗帖》《临乐毅论》《临柳公权玄秘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