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三套人民币是什么样子?
第三套人民币,又称“硬分币”(1953年至2000年)、“三版币”,与第二套人民币一同发行于1955年3月1日开始流通。为了适应当时物资匮乏、商品价格低廉和消费水平较低的情况,这套人民币采用了最低面额为1分的硬币,最大面额为10元的人民币。
第三套人民币共有6种面值、9种纸币、1种塑料券、2个版本;其中,1分至2角面额的硬币中,还分为1分铝镁合金币和2角钢芯镀镍币两个品种,而5角和1元的纸币则有凸板水印和凹版印刷两种不同工艺的品种,50元和100元则采用印有固定水印的纸钞 。 从第二套人民币开始,我国的人民币开始了金属币和纸钞并存的流通领域,这种格局一直延续至今。在第二套人民发行的几年后,我国发现了大量的铜矿和镍矿,在当时国际环境相对安全的背景下,为了利用这些资源,也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国务院先后制定了《关于实行外汇留成和上缴制度的通知》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
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人民银行于1974年开始研制第三套人民币,至1983年才全部完成设计,其中10元券上的图案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正面画像,50元券上则是红旗渠的建筑图样,100元券则以北京人民大会堂为主要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套人民币的设计融合了民族印钞技术和西方造币艺术,其中的5角和1元两个券别采用了凸版工艺,也就是在制好的纸张背面垫上胶板,使图案部分凸起,从而产生线条立体的视觉效果。1分币和2角币则采用了我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