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梅花的是谁?
“梅花”之所以成为画家们热衷描绘的对象,是因为梅花有着傲雪斗寒、清雅高洁的气质;而画家们以梅作画,则是借梅抒怀,以墨写心。 中国古代文人非常喜欢梅花,他们以梅自喻,咏梅、画梅。北宋诗人林逋以梅得名,世人称其为“梅仙”;南宋诗人陆放翁爱梅花、赞梅花,留下了“零霜艳腊飞空有,留待行人醉几宵”的佳句;元代王冕以《墨梅》享誉文坛;清代郑板桥最著名的诗作就是《梅花》。 这些文人对梅花推崇备至,也使得中国绘画中出现了大量的梅花画法。
历代画家画梅各有传承:宋代吴元瑜是“折枝梅”的开创者,明代陈道复、孙克弘善画“水墨梅”,而清初“四王”中的王翚更是梅画的名家。 不过要论及当代画梅大家,还得数汪曾祺先生。
他笔下的“墨梅”,花密枝繁,气势磅礴。他以行书入画,笔墨灵动,意境清新。有人说看了他的《红梅》就有“离家还在远处,故园又起西风”的感觉。 他画的“蜡梅”别具一格——不取枝不取叶,只把金黄的蜡梅剪贴于纸上形成一个个不规则的三角形,给人以独特的美感。
其实不仅是汪曾祺自己的画作,他对后人学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齐白石老人曾说他的字“如小鸡吃食”“如蝌蚪游泳”,黄永玉评价其书法“质朴、浑厚、活泼、灵巧”;他画的鸡“神形兼备”,对鸭子则“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他的蔬菜、水草、荷花都极具个性且生动有趣……
他的艺术人生,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