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联处何美?
谢邀。先说我的观点,中国文联(含各全国协会)的职能和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其价值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还远远不够。 中国的各级文学艺术联合会是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文艺家的桥梁和纽带。
1949年7月成立,时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第一次大会于1950年6月2日在北京召开,会上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全国文联”。现有会员68个,代表800多万文艺工作者。
由上可见,中国文联的性质是一个群众团体的性质,这是它区别于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显著的特征。作为群体,它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它的非组织性。虽然它拥有800万成员,但是这一千多万人并不组成一个统一行动的整体。他们的意见不会通过文联这个组织的正式文件传达给各级党委和政府,也没有人负责将这些意见汇总起来向中央反映。
作为一个群众团体,中国文联最大的职能就是汇集、传播、表达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意见诉求。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文联的职能:第一,文联是反映文艺工作者呼声与要求的渠道;第二,文联是把这一要求转化为政策和实践的桥梁,通过这项职责把党和文艺界的联系更为紧密得连接在一起;第三,促进各类文艺作品的质量提升,推动艺术进步。
如何更好地发挥好文联的上述功能,是我们应当不断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