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没有十三月?
农历有闰月,公历没有闰年 夏历(阴历)是按月球公转周期确定大月小月,使每个月初一新月出现在公历的特定日期前后。但由于地球公转速度不均匀,每年进入二月后,农历时间比公历时间多6天左右。为了调整这个问题,在农历中设置了一个“闰月”,将2月份额外追加到30天或31天。通过这种方式调节农历和公历之间的天数差,使其每年的第一天(朔日)出现在公历的同一天。当出现连续2个闰月时,第2个月就会增加29天,全年就多了79天。由于闰月的存在,农历一年就有可能是13个月了。不过这种每月多添几天或者几天的方法只能是“权宜之计”,因为随着时间推移,农历和公历的日期差会越来越大。
农历为什么会有闰月呢?是因为: 月亮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还要自转,因此月亮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不是固定的,会出现西升东落的现象,一个公转周期里,月亮可能完全处于白天、黑夜两个半球中的某一个的时间长度不等,最短的是12.5小时,最长的是14.5小时。这样,月亮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每经过12.5小时就会变化一次。但是,月亮自转一圈的时间大约是27.32日,比公转一圈的时间12.5小时要多,也就是说,随着月亮的公转,自转的方向是不改变的。 在太阳和月球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正是这个引力的作用使月亮沿着椭圆轨道运行。我们知道,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功率不变,根据公式 P= Tn,可以得知,当t一定的情况下,n越大,p就越大。同样,在t一定的情况下,n越小,p就越小。因此可以看出,当月球接近地球一侧时,月亮的自转速度会减慢,反之,则会加快。
如果月球仅仅公转而不自转,那么它距离地球越近的时候,公转速度越快,自转速度越慢,最后的结果就是它的公转轨道半径变得越来越小直至为零,最终整个星球将被熔岩所吞没。而实际上,正是因为月球的自转,使得它与地球的距离总是保持约60万公里,从而避免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正因为如此,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现了月亮的“阴晴圆缺”现象,并且用阴阳合历一一记录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