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青铜文昌币吗?
中国没有“铜文”,但是有“铜方”。 中国古代用铜制造钱币,但是不铸造“文”字。中国古代的钱币是圆形方孔的,即内外都是圆形的,中间有一方形的孔。因为周朝规定“黄金方寸而币方(圆形)”,汉唐之后的古钱币虽然材质多样,但形状一直是方孔圆钱。 直到明朝中后期开始,明朝政府觉得方孔圆钱的外圆直径比内圆直径大,所以不是“以货易货”的理想标准,于是就开始制造一种“折二钱”,也就是外圆直径和内圆直径一样大的钱币,这种钱在明代被称为“当五”、“当二”等,清代沿用,民国时期改为“中元”“小元”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统一货币,于1950年开始铸造“硬通货”,就是硬币,主要材质是铝镁合金,也有少量铜镍合金的。但是这些硬币不是流通货币,只是作为购船、进口机械用的“支付凭证”,不能在国内市场流通。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振兴经济,国内开始大量印制钞票,而且随着经济的增长,钞票发行量也水涨船高。由于现金交易要收税,而电子交易不需要交税,所以为了鼓励大家购物消费,减少偷税漏税的现象,中国人民银行从2003年开始了纸币防伪技术的更新换代——纸币里加入了金属丝。
新纸币的印制工艺比较复杂,首先在纸张里面加入金属丝,然后进行印钞,如果这个纸币被钢刷刷过的话,里面的金属丝就会露出来。 用普通的金属探伤仪是可以检测出来的,比如上面这张照片里的100元纸币,一按按钮就能发现很多凹坑,这些凹坑就是用来放置金属丝的。 不过这种方法也有漏洞,因为造假者完全可以把伪造的钞票放在水中浸泡,这样就可以骗过验钞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