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包括什么?
这个问题问得真是时候,昨日刚重读了徐悲鸿的《中国山水画论》和《中国人物画论》。 先给大家吃个定心丸:中国画画种之多尽有。不必以“写意”、“工笔”、“青绿”、“淡彩”等寥寥数字就断言自己是“国画”还是“西画”。 中国画的定位,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思考——
1.从美术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凡是起源于中国的绘画,皆为中国画;
2.从创作所用的材料技术上来看:凡是用毛笔、水墨(颜料)或浅绛配色方法完成的画面都属于中国画。 (注:本文所述“中国画”均指代上述两类中的第一类,即“源于中国的绘画") 西洋画反之。
一.美术史上的“西方”与“东方”——以埃及为代表的“初级形态的西洋画”和以希腊罗马神话为代表的“高级形态的西洋画” 一共有过两次伟大的艺术革命。其一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性主义”,其二是十九世纪以来的“浪漫主义”。 这里要提到一个概念“东方”和另一个与之相对的概念“西方”。这两个词并不是单纯指地理上的东西方,而是“感性主义”(浪漫主义)和“理性主义”在艺术领域的代表。
因此不论是从地理上还是从历史上来界定“西方”和“东方”都无济于事。这里“西方”与“东方”的定义必须要以各自的美术发展史为依据。 以古代埃及为代表的艺术形式是受到宗教影响十分深远的造型艺术,它们被称之为“初级形式的西洋画”或是“带有神话色彩的诗情画意”(提香《爱神》)。这类艺术的特点是用色彩鲜明的笔触把对象刻画得不失细节又充满动感。
二.美术史上“中国”与“外国”的区别——以顾恺之为代表的“外来风格的中国画”和以王维为代表的“本土风格的中国画” 中国历来就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说法。也就是说中国画家学习的外域风格不仅仅是西方,也包括来自印度的、西域的乃至日本的。所以严格来讲,以上提到的两种类型的中国画都有“外师造化”的成分在内。 但这里的“外师造化”不等于“拿来主义的照搬模仿”,而是“师法自然”进而“能师自然”(《庄子·秋水》)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心源”的发轫,也就是“意匠”的开始。 所以从中国美术史的角度来看,“外来风格的中国画”虽然也使用笔墨纸砚,但却是在“心源”的驱动下完成的,这类绘画可称之为“心中有物”(具象表现主义)。与之对应的是“心中无形,笔下有形”——“本土风格的中国画”是以表现“文人情趣”为首要目的。这往往是“无心而画”(形式主义)的审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