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翡翠怎么是橘色的?
天然的红翡是鸡冠红的黄色,很艳丽的颜色。而大部分市面上出售的所谓“红翡”实际上是一种叫做“橙翡”(orange jade)的东西——呈橘红、土黄或棕黄色的软玉,属于黄色系软玉中的一个特殊品种,主要产自新疆若羌县罗布泊地区的野马泉。[1] 图1 新疆若羌县野马泉出产的橙翡原石 在强光手电的照射下,新鲜的野马泉橙翡的颜色更加耀眼,如图2所示;而经过一段时间存放后,其表面会自然氧化形成一层薄薄的氧化膜(如图3),颜色变为暗红,与云南腾冲出的红糖色老玉很像。这层膜薄厚不一,极容易脱落,一旦碰到水分,立刻就会变成鲜艳的红色,因此也有人称这种颜色为“胭脂红”。[2] 图2 强光手电下的橙翡原石(新鲜)
图3 氧化后的橙翡原石 目前市场上售卖的橙翡原料或者成品不少,有些商家甚至会把这些加工成吊坠、手镯等首饰出售。由于价格比红翡要便宜许多,因此很受市场欢迎。
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提到的“红翡”“橙翡”和前面提到的“黄翡”都属于玉器中颜色的通用称谓,并不专指某一类特定颜色的玉石。也就是说,上述三种颜色在玉石家族里都是“通称”,代表的是不同色调的黄色及橙色系列。 从颜色的角度来说,红翡和橙翡都属于“铁氧化物染色剂”染色成功的例子。它们都是由含铁量较高的矿物元素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的,即铁离子溶解于硅酸盐晶格中,形成致色离子,沉积于岩石颗粒的表面,从而呈现出红色或者橙色。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红翡和橙翡都被称为“翡”,但实际上它们的形成过程却有很大区别。红翡是硬玉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内部组分发生位移而形成,而橙翡则是含有铁质元素的沉积岩经风化作用带入地下水,通过溶滤作用进入临近的硬玉岩之中,进而形成。换言之,红翡是“长”出来的,而橙翡是“泡”出来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