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翡翠镯棉比较多?
谢邀! 什么是“贵妃”,其实这是历史上对一种圆形手镯的称呼,因为这种形状的手镯最初只盛行于汉代的妃子们当中(汉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妃子们也喜爱佩戴),所以叫“贵妃”。现在所说的“贵妃”,一般都是指这种圆形的手镯。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贵妃”,是明朝宫中一位姓爱的贵人,因为她得宠,所戴手镯赐自帝王,遂以“贵妃”名之。不过这位娘娘的名字并没有流传下来,她的故事也很快被历史的长河湮没,所以这一种“贵妃”,实际上没有留下太好的印象。 我们今天要说的是第一种“贵妃”——汉唐时期的圆形手镯。
这种形式的手镯在汉代就已经出现,当时还分为“内圈”“外圈”之分;到了唐代,这种分法变成了“玉圈”“石圈”,并且由两个圆圈分开、上下排列组成。 由于汉代的玉器大多讲究精工细作,这种价格高昂的首饰自然也少不了这个特点。然而令人吃惊的是,这些做工精致的玉镯竟然不是由工匠们做出来的——这些用白玉或青玉圆环做成的手镯,在制作的时候不用模型,完全靠琢玉的师傅凭着经验将两块原料中间部分磨平并且打成圆环状,最后留待雕刻师傅使用。
这样的做法虽然能保证每件成品都具有唯一性,但造成的后果就是每件成品的形状都会有些区别甚至差异很大。这跟今天要求每一件成品都是一模一样的做法自然是有着天差地别的。汉唐时期的“贵妃”,其形状肯定也是千差万别,不能像后来的“贵妃”一样尽善尽美。 那么这样的“贵妃”适合现在的我们吗?我认为是不适合的。首先这是因为我们的价值观和汉唐时代已经不一样了;其次现代的技术比古时要精湛无数倍,我们完全可以做到每一件成品都一样。更重要的,古代的“贵妃”并不是为所有人设计的——它只符合少数王公贵族女性的审美和消费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