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为什么没有纯蓝色?
楼上的回答很专业,我来个通俗一点的解释吧 蓝色是三原色之一,红绿蓝,这大家都知道,但是,这里的蓝不是那种纯净的蓝,而是指蓝光,而蓝光和红光组成我们常说的“彩色”(彩色电视机的色彩就是基于此原理制作出来的) 我们看到的“蓝色”其实是由三种颜色混合而成——蓝+黄=青,蓝+红=靛,蓝+绿=洋红,其中前两种颜色互相加成得到纯正的蓝色,后一种则形成靛紫色 所以如果我们把太阳光用三原色的滤光镜过滤一下的话,那么最终的结果会是: 蓝色:红橙黄色光吸收,蓝色光透过 三原色为:蓝色,红橙色,绿色。 所以,理论上说,只要材料足够,我们可以用三原色调配出任何我们看到的颜色。
现在说到正题,对于天然形成的宝石来说,其化学成分一般是无法控制的,我们很难让一块石头同时拥有多种颜色的成分,这样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要么全是蓝(色度不够就会显得灰暗),要么全是大片深淡不一的蓝灰(这种一般叫做“晴水底”或“晴水”,是比较通透的颜色,价格也比纯蓝色的高一些)。至于纯蓝与天蓝之间,实际上就差了一个温度(或者浓度)的差异而已…… 而人工优化处理的方式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是加热法,也就是将宝石放入炉内加温(一般不会超过700℃,否则颜色可能会变深或者开裂),利用热处理可使部分矿物由浅色变为深色,也就是说通过这种方法也可以实现“从蓝到紫”的变化。
当然,高温还会改变某些矿物的结构,使其硬度增加,比如软玉(白玉、羊脂玉)在800℃左右就会变成硬玉(翡翠)。不过一般来说,颜色只是略变深一点,不会太深,而且有渐变的感觉,不会是突然由一个颜色变成另外一个颜色。如果突变明显,且颜色加深很多,那么有可能是经过酸洗(浸泡)去除杂质后再进行的加热处理,这时表面通常会有腐蚀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