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砖头料有水头吗?
有,而且不少。 水头好的话,可以润透到玻璃种。 但一般大家所说的“水头”,其实就是指透明度。也就是说,含水度的高低,是直接由透明度决定的。而透明与不透明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因此“水头”也是没有明确界线的。比如说在玻璃种和冰种之间、在糯种和豆种之间(这里以常见中低档的翡翠为例): 我们可能更熟悉这种划分——老坑种、玻璃种、冰种以及豆种这样的分类法。但实际上,这是行业内的标准。在日常的零售市场,人们更习惯于用更直观的方法来区分品质——如颜色深浅不同,划分成满色种、浅绿种;或者根据绿色分布情况,分割成正绿种、阳绿种等等。这些分法的依据,实际上就是“水头”的长短。
比如同样是冰种,由于纯净度和透光性都非常好,所以可以非常细腻地观察到里面的结构。如果结构明显且排列杂乱无章的话,那么就算是在冰种范畴里也是比较差的;而如果结构紧密、排列整齐的话,那就是上等冰种了。 同样,在豆种及豆种以下级别,除了极少数能达到玻璃种的,大多都含有杂质,而且绿色分布通常也比较随意。这种情况下,“水头”长短就决定了杂质多寡和绿色密集程度。
例如同样的豆种,因为含杂少、绿色集中,就属于上品豆种;反之,就算是在豆种范围内,也是劣等货。 不过要注意的是,“水头”的好坏是由整体决定的。也就是说,一块翡翠不可能一边水头很长(很通透)一边又水头很短(很干)。若真有这种情况出现,那一定是表面有一层厚厚的蜡,或者是浸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