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造假是哪个年代?

霍昀澎霍昀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老坑玻璃种帝王绿,100%真品,不过只有3.8g,价值很低,几百元而已 这是我在一个卖玉的小店里看到的,当时我随口一问这个玉是不是假的啊,那么便宜(其实已经买了),店家很不屑的说当然真的啊,我拿的是货真价实的东西,然后还反问我难道你看不出来吗……我就说我感觉不到绿色啊,他就说,你这个颜色是凹进去的,正常的应该是凸出来的,而且你这块料子很干,没水头。

当时被他说得一愣一愣,不过后来再观察的时候就发现其实绿色是凸出去的,而且用强光手电筒打进去有荧光反应(后来才知道这是赌石才有反应),这才放心。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不是我特别留意,根本看不出这绿色是假的,因为绿色很自然地融入底色中,如果拿在手上掂量重量或者放在柜台上面看的话,不仔细检查还真看不出来。

还有就是这种用指甲抠可以扣掉的颜色,一般来说都是染上去的,用水洗就能洗干净(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还有这种用油浸泡的方法,以前经常看到有人用来伪造和田玉,现在好像少见了。

颜焱颜焱优质答主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翡翠进入市场后,人们才发现有一种颜色与天然翡翠相似,但价格却便宜的仿翡翠饰品。当时人们称这种饰品为“冒牌货”,又称“合成宝石”。后来人们才知道,这种饰品是经过人工染色的翡翠饰品。它是用浸泡、高压注胶、真空注色等方法经过染色而成的。因当时造假水平较低,所以假冒翡翠易识别,与天然翡翠有较大区别。从此翡翠造假水平进入第一阶段。

到20世纪80年代,翡翠造假水平进入第二阶段。造假者为了提高染色翡翠质量,扩大销路,增加利润。他们把浸泡染色与优化处理(主要是注胶、漂白)结合起来,使低档翡翠经过优化处理,染上颜色后在外观上很像天然翡翠饰品,质量比50、60年代的假冒翡翠饰品有较大提高,价格也相应提升。用此方法假做的翡翠饰品一时也难辨认,欺骗性很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