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翡翠没有光泽?
因为“光泽”这个词在地质学中是一个有特定指代的物理量,它指的是“反射率”(即物体反射光的能力),而与发光有关的物理现象都被包含在“荧光”这个更为广义词眼中(所以宝石中常见的“荧光”现象其实属于光学性质中的“透光性”范畴,不过这里为了表述方便仍采用“荧光”概念)。 所有具有结晶体的矿物都具有反射光线的能力,所以我们说它们的表面具有光泽;但是只有少数的矿物具有荧光效应,这些矿物平时看起来也是没有光泽的。
作为与光泽相对的概念,“无光”意味着绝对不反光,或者说是“反射率”为零,当然也就完全没有所谓的“光泽”了。 所以从理论上讲任何矿物如果完全不透光(“反射率”为0%)都应当被称为“无光”的。 但是上述定义仅仅说明了“无光”的条件,却没有涉及它的本质内容。那么什么是无光的本质呢?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点——
2. 无光并不意味着黑暗 上面说过,无光是指绝对不反光或者反射率低的现象,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一定要十分阴暗才算是无光。事实上,只要反射出去的光线不被肉眼察觉就能满足“无光”的定义。比如我们拿起一块肥皂,虽然它的表面会微微发亮,但我们仍旧可以清楚地看到上面的花纹,此时由于光线被完全反射回去了,所以能看得见表面的花纹,则说明肥皂是“无光”的。反之,若把一块同样有光泽的钻石放在面前,却怎么也不能看清里面的花纹,这说明钻石具有高反射率,所以它是“有光”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无光”只是“不反光”或者“反射率低”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的强烈程度取决于人的眼睛对不同反射率的光线的敏感度——这种敏感度是会随着光线强弱的变化而改变的。因此即使是在强光下,某些反射率低到接近0%的矿物也能看见明显的轮廓,比如下面要介绍的猫眼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