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西瓜现在在何处?
这个我可太有发言权了,作为曾经的赌石从业者,亲眼目睹、亲手切下的翡翠西瓜原石不在少数。 先给各位看几个图吧 是不是已经惊艳到你了!这就是我在切石的时候切出的鸡蛋黄飘花的翡翠西瓜,当时买这块料子花了1300元,成本绝对超值呀~ 再给各位看一个图 这个是之前我们切出来的紫罗兰色带黄的翡翠西瓜,是不是特别漂亮啊!其实我们在切这种带色的原石头的时候是很谨慎的,因为如果下刀的位置不好,有可能就只剩色根了,切出来真的是要哭的(想想也是可惜,这么好的石头) 但是!如果我告诉你们切出来这样的惊喜其实是靠运气的话你相信嘛?其实我之前切出来的很多的白底青或者是豆绿色的翡翠西瓜都是颗粒状或者丝带状分布,像这样的块状分布的还是头一次见呢。
其实大多数的翡翠西瓜原石都是类似这样的一颗珠子状,只有少部分类似上面这样的块状分布。而类似下面这种块大饱满、颜色鲜艳呈圆形或椭圆形的翡翠西瓜,我在从事赌石行业的那两年是从未见过、从未摸过的(真是幸运啊).... 这些漂亮的翡翠西瓜大多来自缅甸抹谷地区的帕敢场口。说起这个帕敢场口还真是有很多故事可以讲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我的视频主页找到那期讲帕敢场口的合集,里面详细的介绍了帕敢场口的情况以及我的一些切石经验。
翡翠西瓜现收藏于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创建于1916 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自然科学博物馆,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地质博物馆。该馆拥有地学典藏50余万件,其中尤以古生物化石、奇石为代表的特色收藏著称。在该馆馆藏中,有两件国宝级奇石,一件是重156.78千克,由黄钟玉石撞击融合而成,距今已有6000万年历史的“中华宝玉王”;另一件则是翡翠西瓜,这件神奇的自然界杰作吸引了人们无数惊讶赞叹的目光。
这件标本是自然界一个神奇的、极为罕见的巧合,酷似一个瓜瓤鲜红、瓜皮碧绿的西瓜,所以取名为翡翠西瓜,“西瓜瓤”为红色碧玺包裹体,周围为绿色翡翠。
天然翡翠西瓜
翡翠西瓜标本的发现纯属偶然。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地质工作者在缅甸与我国云南边境交接的三角地带从事地质调查,有一天,一位地质工作者在一条小河中歇息时无意中发现河道旁一块石头在阳光照射下反射出耀眼的绿光。他拿起这块石头定睛一看,顿时惊呆了,这是一块绿水晶。稍加寻觅,又找到一小块有红黄色玻璃光泽的石头,这就是碧玺。带着意外的惊喜,地质工作者继续沿着河道找寻,不久,一块颜色相同的稍大一点的水晶又显露在眼前。随后,更多的水晶和碧玺被找到。它们的形状各异,且都在不断增大。
地质工作者凭着职业本能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晶洞。于是他们立刻返回,带着挖掘工具重返现场。经过艰苦的挖掘,终于挖掘出了这个碧玺包裹水晶的晶洞。这个巨大的晶洞在当时共重175千克,在后续的清理过程中,因自然晶块之间的固有缺陷受力裂开,掉出一块重18千克,现仅存157千克。为永久保存这一地质之谜,发掘者将重达175千克的碧玺包裹水晶晶洞分割成三个部分。在1958年,国家地质部门将最大块的重达157千克的珍品献给中国地质博物馆。为了向世人阐释碧玺包裹水晶晶洞形成演化的科学内涵,中国地质博物馆的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在“七五”攻关重点科研项目——“奇石的成因演化及科学价值研究”中,深入研究碧玺包裹水晶晶洞形成条件及其地质科学、美学价值的基础上,将最大、最优质的晶洞加工成现展形——西瓜状,取名为“翡翠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