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翡翠好不好?

臧雅臧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本人从业6年,接触的客户和货品有一定了解。首先我们说说为什么客户会要求去优化。主要因为以下原因导致:

1、客户买回去做首饰的,收到货却感觉品种不同(例如买晴水飘花,结果收到是油青);颜色差异(比如要绿偏色的,结果到手是不带绿的)等等,这种情况出现,肯定有一部分商家欺骗客户的成分在,所以客户自然对这种货品就没有兴趣了,自然就要退换了。其实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商家卖的就是B+C货,当然你作为零售商来说,肯定不希望发生此类事情,影响自己的信誉,于是你就需要优化师来帮你解决这个难题了。

2、客户买回去做装饰用的,比如买个牌子或者块头,为了美观,就需要优化。把原料上的杂质去除,把影响颜色的部位弄成无色,使其达到净度、色度都达到一个标准,这样看起来就更加美观,也更加的值钱。毕竟做生意,是要做到让每个人都满意的,你说是吧?

3、还有一部分客户,就是专门做b货的,这类客户一般要求都比较强烈,因为他是以赚钱为目的而来,如果你拿的货颜色好、种好、底子干净,那么他可能就没了兴趣。但是假如你的货达到了他的要求,那他就可能要求你去优化。虽然他买的货物价钱不高,但是你人工费还是要出的,而且还要保证货的真伪以及安全性,所以说优化也是必要的。 以上只是简单列举了一些会需要优化的情况,实际上可能更多。不过我这里要提醒你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货品都需要优化才能出售。如果是A货的话,你是可以直接销售,不会有任何问题的,除非客户特别要求。 B+C货的话,看情况而定,如果颜色、底色可以处理得完美无瑕的,你也可以不进行优化而直接出售。但是如果处理不好,颜色渗进纹裂里面,那就必须要做漂白处理,这样会使价格大打折扣,同时也会影响环保。如果是B+C货,建议还是做一下优化比较好! 希望我的经验对你有所帮助,有更多问题也可以咨询我哦~

尤静珍尤静珍优质答主

翡翠现在价格很高,一般情况下所谓的高货不会轻易拿出来示人的,所以有些商家就利用优化处理的方法将B货、B+C货翡翠的外表和高货翡翠接近,来欺骗消费者获得高额利润。所以消费者在购买翡翠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一定要懂得分辨翡翠是否经过优化处理,从而避免上当受骗。

翡翠优化处理的种类

优化处理是不道德甚至违法的行为,消费者在购买翡翠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分辨。翡翠比较常见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染色处理即俗称的C货翡翠,是在低档的玉石原料上通过强酸浸泡去杂质后注入有机染色剂,然后加温高压挤压使染色剂渗透进玉石内部,最后通过清洗、烘干、充蜡等工序形成翡翠的仿制品。

2、注色处理即俗称的B+C货翡翠,是在B货翡翠的基础上注入颜色制成的。

3、漂白处理即俗称的B货翡翠。是对低档的水料、杂质多、石性大的天然翡翠通过强酸浸泡洗去杂质染色,然后注水或注胶等进行处理而成。这种方法处理后的翡翠,其内部结构被破坏,质地变粗、变脆,失去翡翠原有的优良光泽和胶感,用久了表面会产生变干变旧、发乌、发暗的现象,严重的甚至会产生断裂及脱胶现象。

如何辨别翡翠是否经过处理

现在翡翠价格不断上涨,人们在购买翡翠时要提高警惕,学会分辨翡翠是否经过优化处理。那么,翡翠如何辨别B货C货呢?

1、观察特征:C货翡翠往往颜色单一,绿色部分和白色部分界线很明显,而且颜色比较假,观察其内部,可见绿色是呈丝网状的分布。B货翡翠看起来很干净,但是绿色也偏暗、偏假,内部一般可见白色棉絮,个别有晶隙。

2、测试密度:C货、B货翡翠由于都经过酸洗注胶的处理,密度比正常翡翠小,有经验的鉴定人员一般可以通过掂重判断鉴别。

3、测试折射率和放大观察:一般B货翡翠,由于内部结构被破坏,表面具有蚀沟、裂隙和晶隙,经过注胶处理,在偏光镜下具有非均质性,因此在折射率仪上无法测准其折射率,并且在1.66-1.68刻度附近可见大量的闪光;通过显微镜还可可见翡翠内部结构被破坏,胶质充填以及表面有丝网状绿色。

4、查化学生物显微镜观察:该仪器是专门针对B货、B+C货翡翠研制的,它能将入射光分成两束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光,分别通过检测器和参考器,由于B货、B+C货翡翠内部有大量塑料充填,当偏振光通过时会产生偏振光的干扰,使通过检测器的光强变弱,此时对比度增加,从而使裂隙和晶隙明显突出,很容易即可分辨B货翡翠。

对于C货翡翠,在显微镜下观察绿色呈丝网状绿色、内部具有白色棉絮可以辨别,在自然界中翡翠的颜色由硬玉矿物晶体组成,单个晶体呈纤维状,所以呈丝絮状绿,而不是染色翡翠中的丝网状。染色翡翠中色“花”而不“翠”,不鲜艳,色调偏暗,在正交偏光镜、查尔斯滤色镜下观察颜色特征,与A货翡翠有明显差异,也容易辨别。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