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书法的美?

游麒麟游麒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觉的题主已经找到问题的答案了,只是没有确信而已 先看看古人是怎么看待这个“法”字的: “笔法”(法是技巧的意思)即写字用笔的技巧和法则; 《墨海》:笔为毫之精者,用须得法。 《翰林文摘·论书》 谓用笔之法,须得笔,令来去有象,轻重有度也。 故善书者必得笔。非言得笔而能运之使神也…此则书家之妙秘矣。 《宣和书谱·行书二》 笔法之妙,在于执笔。 所谓笔势者,乃其形质,而发于执笔者也……若以指实掌空,而谓之得笔,斯言固未为谬也。又或但曰如锥画沙,如印印泥之类,虽不中理,庶乎近之耳!然亦不过比喻其法尔。 《宣和书谱·草书三》 草书之法,当得其笔。 夫草之法,出于章及太史公者也。张、蔡以下,不能废规矩而得自然。然而自钟、张以来能者众矣,各尚其法。 《宣和书谱·篆书二》 要之,惟须法古人法,然后得其笔。 盖古人作字之法,用笔如锥划砂,如印印泥,乃得笔法。 今之学者,唯习一种,便自谓尽其法,至于他体,皆莫能晓,岂非舍本逐末哉? 以上摘自《中国历代书法评论集》 结论:古代书法家都认为笔法是技巧中的精髓,掌握了才能称得上会写字。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能算个门外汉。所以那些自称书法家的“大家”在谈论起某帖的笔法时总是遮遮掩掩,支支吾吾,因为很多都还没弄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笔法。 再举几段史料来证明一下我的看法吧~

1.【唐】窦臮著,窦蒙撰《述书赋上卷》: “王右军之正书,子敬之行书,皆冠冕群伦。……至于大令行草,又复异趣,一笔而成,气脉通连,婉转细劲,偏工隶书,非直高峻名价,独标凤颖者也。故世之议者,咸云逸少书不如子敬,子敬书不如大令。” 评价王羲之父子二人,王羲之的正楷,王献之的行书都是首屈一指的。而对于王献之的草书,又是另一番见解——“一笔而成”“气脉通连”“婉转细劲”……这些词汇无不体现了笔法的精妙,同时也证明了作者对于笔法的认可。 所以各位大可不必理会那些把笔法吹得云里雾里的“专家”们,他们说的那套理论根本就与古法相差甚远,而且他们也从来没有认真研究过真正好的作品。就拿田英章来说吧,他在自己的书里反复提到要练习楷书的基础是掌握20种基本笔画的写法,这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如果真像他所说的那样的话,那么古往今来的任何一位书法家都不可能写出好字来了。试问哪位书法家是靠死记硬背那些死板的东西就能写出好字的?! 我认为“笔法”就是技巧中的精髓,也是衡量是否达到一定水平的标准之一。当然,它并不像某些人说的那样玄乎其神,只要用心体会并加以练习就一定能够掌握的。

优质答主

个人认为,欣赏书法作品主要从“读”和“感”两个方面入手。 先看字,看结体、行气,注意笔画的粗细,字形的大小以及整篇的字距行距等等;其次读其意思(内容),看看表达的意思是否清晰明了;最后还要思考作者的意图是什么(比如一个作品是送给某人的,那么作者在创作时可能就有这个想法了); 如果一幅作品你看了之后感觉特别好,那就是你和他心灵相通的时候到了。这样的情况下再去临摹他的技法就可以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