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勒子是什么?
1、“勒子”又称“勒丝”,是古代用绳状物将两块玉连接在一起做成的手饰。 2、在《诗经》中就有关于它的记载了。如《国风·卫风·木瓜》中有“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琚(jū);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这里的“琚”“玖”就是古代的勒子。 3、后来人们用金属或玉石制作出不同形状的勒子。用来佩戴装饰。在明清时候更为普遍。男子多佩带“璧形”的勒子,而女子则多选择“环状”或者“半圆形”的勒子。
4、现在,喜欢收藏玉器的人依然会把勒子当成重要的一个品种。不过,现在的勒子已经不仅限于单纯的饰品功能,还是一种具有投资和收藏价值的新兴玉器。 随着人们对玉器认识的加深,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反思,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玉器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就包括勒子。
翡翠勒子是平素常佩戴于脖颈的物件,多作为手镯的备选。勒子的大小规格较为多样,通常长度在2-4.5cm,宽度在0.8-1.5cm,厚度在0.5-1.5cm,通常勒子在尺寸上长度会大于宽度与厚度,佩戴时因绳子的包裹勒子的尺寸会有一定的变大,而由于受材质原料的限制,也存在很多的造型特异的勒子。
翡翠勒子在佩戴时常用绳子或皮绳进行钻串,佩戴于脖颈上,常作为装饰或起到点缀作用。对于喜爱翡翠等玉石物件者,还可作为翡翠手镯的备选物件,待时机成熟或有闲置资金时,将勒子作为原胚加工作为手镯或平安扣等其他玉种。常在影视剧中出现于身份级别较高者或江湖侠客身上,实际在如今常作为学生玉饰或低级别职员的装饰物件。
翡翠勒子常采用的制作手法为工种极为简洁的光身件或粗雕件,由于勒子常用做手镯的备选玉料,为节约资金并凸显其材质本身的质地,常将其制作成光身件,在佩戴足够长的时间后,若有加工成手镯等玉种的打算,则由玉雕师依据其形状及质地特征,加工作为手镯,并在其外表施以工种。为降低其制作成本,常为粗雕件,虽工种的风格较为简洁,但可凸显其材质本身的质地特征,常可见到有裂纹或者色脏的部位,对于新手而言,选购翡翠勒子作为初尝试可降低风险及资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