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原石怎么学?
这个问题,其实问的有些外行。 学习翡翠原石,其实就学习两种东西——种水和色。种水很好理解,就是翡翠的水头和底色,也就是透明度与干净度;而色,就是绿色的颜色程度。 这两种因素,决定了翡翠的原石是否值得切、如何切,也最终影响了翡翠原石的身价。
当然,除了种水和颜色之外,影响一块石头是不是好料子的因素还有形状(是否规整)、质地(细润度)和瑕疵等,但对于原石来说,这些因素都要低于种水和色调的重要性。 所以,要学习看原生翡翠原石,最重要的就是学会判断其种水和色彩。
对于种水的辨别,最好要有一定的光学知识。因为单纯从肉眼判断,很难分出3.5mm以下的透度和20mm以上的干湿度差异,而利用光学仪器就能很直观的看出来。所以,如果可能的话,找一个有仪器的地方学习看原石是最好的。如果没有条件,那就多看多练,培养自己的感觉吧!我虽然学过一些光学知识,但我的感觉也是来源于观看大量的原石。
在判断原料的水头时,要注意观察其光线变化,即打灯在原料上所产生的光影位置变化,这是判定原料水头最为可靠的方法。 其次是颜色的辨别。这就要靠多实践了,多观察,多记忆,才能将不同色调区分开来。比如,同样都叫“绿”,但是有翠绿色、祖母绿色、苹果绿色...等等,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是需要反复对比才能记忆起来的。
最后,要多记多练。把常买原石的场口记一记,把不同的颜色分一分,把常见的瑕疵挑一挑,这样在碰到新料子时,也能迅速将其归类。 至于那些非主要因素,如形状、质地和纹裂等,就看个人喜好和需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