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有几大翡翠场区?
根据发现的先后,及开采时间的早晚,目前国际上已发现的翡翠矿床大致可分为老坑种、新坑种和泥矿等几类。
(一)老坑种 又称旧坑或水石,其特征与工艺特点为:透明度高,质地细润,颜色均匀,呈浅绿色至深绿色,表面光亮如镜,犹如清水出池。这种高质量的翡翠原石大多是多年前在河床或沼泽地里发现的。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的高档翡翠都是老坑种的。典型的代表是产自缅甸北部佤邦的黑山塘老坑,所产出的高质量翡翠原材被誉为“云南绿”,是高档翡翠中“帝王绿”颜色的最佳原料产地之一;另一个则是来自于缅甸南部的孟拱的老坑,所产的翡翠品质极佳,颜色漂亮,透明度好,称为“云南春”,是制作工艺品的理想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些老坑种翡翠色彩艳丽,但它的底色往往是偏绿色的,这与我们平时看到的中低档翡翠的颜色有着明显的差别。这也正是老坑种翡翠的品质特征以及价值所在了。
(二)新坑种 也称毛料。这种类型的翡翠原石多数是在开采老坑种的过程中所发现,因为其玉质结构和水头都明显不及老坑种,所以一般只能用来磨制做工简单的首饰和价格低廉的玉器。
(三)泥矿 这种类型翡翠的原石表面看起来会有一层灰白色的粉砂沉积,用手摸上去有粘腻的感觉,用刀刻不动,只有打磨以后才能呈现出原本的玉质,多用于制作价格便宜、设计简单、款式传统的首饰。
缅甸主要有4大翡翠场口(有的分5场,有的分10场,甚至于十几场)指的是最具有生产翡翠的矿区,分别是:
第一场:后江场(包含帕敢场和贵概场) ,帕敢场在老矿场有新场之称,目前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矿区,但目前产量开始下降,新场有老场之称,距离帕敢场不远,交通不便,矿场较小。贵概场与帕敢场相邻,该矿有大有小,常与老矿场的料子相混淆,通常会挖到一些玻璃种冰裂石的料子。
第二场:老矿场(又叫老厂、额拱坎)是世界上生产翡翠的第一个矿场,曾经有“十成出八成”的美誉,历史上产出的顶级翡翠品种大多数出自老矿,是历代出产最高档翡翠原料的矿场,老矿场距贵概场不远,所出料子以绿多水好著称,也是缅甸古代著名翡翠产地,在二战时期就已被严重破坏。
第三场:沙帕场(是目前最出好料的场口)产量中等,以出产玻璃底胶绿料子著名 ,该场产出的翡翠质量很好,但是年产量很不稳定,时高时低。该场产出的高绿高水的冰种料子特别多,而玻璃种料子较少。
第四场:水坑场 它包含两个矿点——莫湾场和达木坎场。是目前产量和质量均较差的大矿,但因水坑场的开采历史较短,还处在开采的起步阶段,许多的坑道还在向下向里沿伸,将来有可能出大料出好料。目前产出的多为干青料子,质量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