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危料证书区别?
1、检测方法不同 天然翡翠鉴定证书,一般会标注“经检验判定为天然翡翠”;而缅甸翡翠(危料)的鉴定证书会标明“经检测认定为缅甸翠玉”或“经检测认定为缅甸翡翠”。
2、价格方面不同 一个天然翡翠手镯的价格能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然而同样是翡翠手镯,如果是缅甸翡翠(危料)制做的话,价格往往只要几十元至数百元而已。虽然二者有着如此大的价差,但品质好的缅甸翡玉也是难得一见。因为目前市面上流通的缅甸翡玉大部分都是质量较差的。 所以我们在购买缅甸翡玉首饰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查看证书的说明,以免买到人工制作而成的假缅甸翡玉。
3、产地来源不同 “缅甸翡翠”或者“缅玉”是玉石中的佼佼者,其颜色鲜亮饱满,透明度较高,抛光后显得晶莹剔透。 而“危料”则是由东南亚地区的一个小国——越南北部的高棉族人所开采制作而成。由于当地矿产极为丰富,再加上技术力量薄弱,因此“危料”中常含有害人体健康的铀、钍等放射性元素以及铁、铬等致色元素。如果长时间佩戴这种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危料”饰品,就会对健康造成一定影响。这也是人们对于“危料”一直褒贬不一的主要原因之一。
危料翡翠和翡翠的a货B货C货没有什么大的联系,危料是因为翡翠的质量比较差,被强酸强碱浸泡后的翡翠,业内称为“危料”或“有酸”,其对人体有潜在的威胁与危害,故称为翡翠危料。危料翡翠的制作方法:
危料翡翠的鉴定方法
一般翡翠危料内部有蜘蛛网似的裂纹和白絮,内部结构松散,表面的玻璃感弱。一般情况下,用10倍放大镜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其内部的结构被破坏,呈现一种“起胶”或“起雾”的感觉。由于强酸强碱的腐蚀,其表面的光泽也与正常A货翡翠有差异。一般情况下,只要对有怀疑的翡翠制品进行折射率、密度、红外光谱等测试以及细致的显微镜观察,就可以鉴定出其是否经过注胶处理。在实际鉴别过程中,我们应抓住以下几点:
1、翡翠内部有蜘蛛网似的裂纹和白色的絮状物。
2、绿色与底子之间分界不清,绿色部分和白色絮状物混在一起,就是人们常说的“有影子”、“有雾”。
3、绿色不鲜艳,颜色发灰,缺少玉性,玻璃感弱,加上传统的检测仪器无法准确测出这类有酸翡翠的折射率和密度,使翡翠危料易于流通于市面,也给翡翠A货、B货和C货的鉴定造成极大的难度和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