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叫翡翠玉?
茅星最佳答案
“翠”是指绿,而“玉”是指一切美的石头(相对“翠”而言) 比如和田玉、岫岩玉、独山玉等等。不过现在“玉”字已被广泛用做软玉和硬玉的统称。 如果严格来说,只有绿色且质地细密温润的石头才配得上“翠”字。因此我们可以说“翠玉”,但一般不说“玉翠”。不过这个标准似乎太严格了点……所以很多人把任何美石都称为“玉”。
那为什么要区分这两个概念呢? 因为人们发现有些石头外观很像玉器,但是材质却并非美玉,而是含有杂质的低质玉石或石性很大的石头,于是人们给这种似玉非玉的石头取了个专门的名称——翡翠。 也就是说在明清时期,人们发现一些绿色的玉石,虽然外观很像传统的软玉或硬玉,但实际质量很差,往往有杂色,而且水头不好,硬度也不高,不能用来制作精美的玉器。这些绿色的玉石,其实就是现在的“翡翠”。 那么这样的绿色玉石在古代没有其他的称呼吗? 其实也有,比如《天中记》载“南玉,出广东琼州府,谓之翡翠。”其中的“南玉”其实指的就是今天的“西南玉”,亦称“云南玉”或“缅玉”,古人发现的绿色玉石往往来自缅甸等地,所以现在“南玉”也多指缅甸出的玉。
不过这时的“南玉”还无法与“东珠”相提并论,所以只能委屈它做个“下里巴人”,被用来制成“笄”等简易服饰饰品。直到明朝中期,由于乌兹钢的冶炼技术传入中国,使得工人们对玉料的辨别能力大大提高,知道了什么是良玉,什么是劣玉。于是那些之前质量不合格的绿色玉石,终于有了一个专用的名词——“翡”,即“翡翠”。
翡翠与玉是两个不同体系的硬石品种。虽然玉和翡翠同属硬玉,但它们有质的分别。玉的产地是新疆,它的硬度不如翡翠。旧时南方人对玉的认识并不那么详尽,仍称硬玉翡翠为“玉”,实际上只是一种俗称罢了。所以,“翡翠玉”这种称呼是不太合适的。同样的道理,新疆产的玉,也有白色与冰色、玻璃种、紫罗兰、芙蓉色等等,而它们的硬度与质地却跟翡翠完全不一样,因此北方人叫翡翠为“翠玉”,也是同样道理,仅是俗称而已。
那么,玉和翡翠的质地与硬度到底有何差异呢?玉的石质不均匀,表里不同一,里面常常有黑点和粗渣,透明度差,不能制雕件。而翡翠的石质通灵干净,其最佳品种——玻璃种是晶莹洁白,通体透明若玻璃。翡翠能制雕件,一件上好的翡翠雕件其价值可超过同样工艺水平的玉器。
现在某些翡翠商人为了推销翡翠饰品,迎合部分顾客认为翡翠与玉是一个品种的说法,硬是把“翡翠”和“玉”两字连在一起,叫什么“翡翠玉”,什么“金镶玉”,这种说法并不合适。玉与翠本是两个不同的物种,正如牛与马一样,可以合拉一辆车,但牛并不能叫“牛马”,马也不能叫“马云”,道理是明摆着的。
现在也有人把紫罗兰称为“香糕玉”,这也不合适。虽然它是翡翠除了“翠”以外的品种,但它仍是翡翠,并不能因其紫色似玉而称“玉”。称“紫料”或“紫罗兰”比较合适。因为从质地上,它与翡翠完全相同,与玉仍然有很大的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