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翡翠怎么鉴定新老?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清料子是分新旧的,但是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样明显和新老之分 举个例子:一块老坑料子经过精雕细刻,最后成的珠子或者把件,因为经历了打磨,表面会有一层包浆,看起来比较旧,这属于熟旧了,而内部依然保持老坑的特征,结构细腻,水头好,透明度佳。
相反,新料子做成珠串或把件,如果打磨得当,也会呈现出一种“熟旧”的效果,不过这种熟旧是造假的,是通过人工手法达到类似天然的效果。 所以,从外行角度看,新老确实很难区分,需要看材料、工、款识、雕刻内容等等多方面判断(甚至需要一定经验) 我们经常说的新老是指玉器在历史上所处的年代阶段,这个概念其实很模糊,不同玉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面貌特征,比如春秋玉器的粗犷朴拙和战国玉器的细腻温润,以及汉代玉器的厚重质朴和唐代的俏色雕琢……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审美标准,体现在玉器上的就是不断地变化造型与纹饰。所以,从外形上就可以大致区分不同时代的玉器。 新老只是相对而言,是个较为模糊的概念,并不是非常确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了解基本知识,多看少买,理性消费,就不会买错! 更多关于翡翠的知识,可以查看我之前写的这篇文章,让你少走一些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