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为什么镶边?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镶”? 把一块天然翡翠制作成一件成品的过程,叫做“雕琢”或“雕刻”; 而把两块以上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通过固定方式组合在一起,我们叫做“镶嵌”。 所以可以看到,所谓的“镶”,其实是在原材料的基础上再进行二次加工,让原本单一的材质变得更为丰富和立体。 “嵌”也是同理,只不过是将小件或者薄件的翡翠,用胶水或者其他方法粘贴到大件或者厚件的底板上(一般用于雕刻挂坠、吊坠等)。 不过现在行业内的“镶”还有另外一种意思。
现在的珠宝首饰行业在制作时,往往采用“镶石”的方式——也就是在宝石的位置镶嵌上小块的石头,这种工艺流程实际上与“嵌”相近。
因为目前市面上绝大部分的“镶嵌”类宝石,都是指的小粒度钻石,因此行内一般称这类镶嵌方法为“钻镶”。 但是需要留意的是,虽然“镶”和“嵌”都包含在“包镶”、“钉镶”、“卡镶”等等不同的工艺当中,但是它们之间属于“并列关系”。
也就是说,无论是“包镶”还是“钻镶”,这些名称指的都是一种工艺而不是另一种,它们最终的成品效果是不一样的。 而“半包镶”、“陷镶”、“湿式镶嵌”等等,其实是指两种及以上工艺的结合。 所以题主提到的这个问题,严格来说应该改成“为什么要制作成‘镶’或者是‘嵌’”才更加准确哦~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