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家协会几年一换?
“中国美术家协会”没有这个机构,准确地说,不是一个事业单位。 “中国美术家”也没有这个群体,因为我国实行的是注册制,所有从事美术创作的人员都要在相关机构进行注册,如画家可以在当地文联下属的美协中注册,书法家可以在中国书法家协会注册,而雕塑家和工艺美术大师需要在相应的协会注册。 比如齐白石最初是在北京画乎注册,后来回到故乡湘潭,就在当地的文联和画乎注册;而徐悲鸿则先在法国巴黎国立美术学院注册,后来在民国时又成为中华艺术家协会(1948年)的副会长。 目前,能够查到的最早注册的人叫做黄宾虹,是在民国十八年的时候在上海艺专注册的。当然,也许还有更早注册的画家我们目前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这些人在当时的体制内都属于自由职业者。
而在今天,除了少数像徐悲鸿那样名气特别大,或者作品市场价格特别高的画家,大多数人的创作都是靠卖版权和卖稿子来赚钱的——你不可能叫一个作者拿着他的作品去跟国家要钱吧。所以,从制度上来讲,现在的美协和书法界确实不存在什么“终身荣誉会员”之类的制度安排。 不过,虽然制度是这样的,但是情感上的东西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曾经听一位老前辈讲,他当年进入美术界的时候,发现很多成名已久的书画大家,其作品的价格往往不取决于艺术水平的高低,而是取决于他们的社会关系——这就是所谓的“圈子”。如果一个画家的作品被某个圈子认可了,那么他的价格就能很快上升。而如果他的某副作品被某位领导称赞了,那他的价格更能在短时间内迅速飙升。
所以,虽然制度的文本中是缺乏对于“终身荣誉会员”之类的规定,但在实际上,情感上却是有这种倾向的——毕竟人都是感情动物嘛! 所以,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个制度设计和现实情况之间矛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