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蛋面厚度多少?
我做过不少蛋面,对于蛋面的厚薄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 首先得明确一点:并不是越厚的蛋面就越好。影响一颗蛋面价值的关键因素在于颜色和种水,而非厚度。比如同样一块料子,如果我做两根1mm的细条,和一个5mm厚的蛋面,价格肯定是后面的更高。当然,如果这块料子的底色很好(如白底青、花青底等),把两块色区分开来卖也是有可能的,但这已经超出常规了。
市面上常见的是3-4mm左右的蛋面,这个厚度的蛋面,正正好可以把颜色呈现出来,但又不至于过厚而显得俗气。太薄的蛋面(1.5mm以下)看起来不够灵动,缺乏灵气,而且容易碎。太厚的蛋面(5mm以上)会显得比较笨重,性价比不高。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很多人以为蛋面的颜色是“透出来的”,事实上,好的蛋面颜色应该是“凸”出来的,像打光板一样具有立体感。只有“凸”出来的颜色才是“浓”、“阳”、“正”的色彩效果,这样的蛋面才会好看。在雕刻的时候,需要把颜色部分尽量“鼓”起来,而底色部分则尽量“凹”进去。这样才能得到一颗色泽明亮、灵动活泼的蛋面。
除了厚度以外,一个蛋面好坏还需要从多个角度考量。玉质细腻程度、颜色鲜艳程度、抛光质感都是需要仔细鉴别的地方。 不过,对一般消费者而言,仅仅从厚薄这一维度来评判一颗蛋面的好坏就足够了。因为绝大多数商家在出售蛋面时都不会标明尺寸,而直径7毫米和8毫米的蛋面,虽然仅厚薄差别一毫米,价格却可能差几十元甚至上百元,而一般人很难通过肉眼识别两者之间的区别。从厚薄判断蛋面档次就能让消费者做到以较少的付出获得相应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