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翡翠戴了会变红?
这其实是关于“翡”的问题,严格来讲,翡是玉石中的特例,它仅指一种颜色——红色(橙色、褐红色等)。这种颜色的形成原因非常特殊,也极具观赏价值。 所以在市面上,我们会看到许多其他颜色的玉称之为翠,而红色的玉则称为「翡」。 这里需要讲一下,玉的形成是因为一些矿物质深入岩石的裂缝中,经矿物分解氧化作用而成。其中一种叫做铁锈质的矿物分解后,会呈现红色。不过这样的红色是不会扩散和浸染的,就像生锈一样。
然而有些红色的玉却是有浸染现象的,比如红翡。这是因为这些矿物在形成的初期,受到周围矿物的影响,渗透进入了周围的矿物颗粒之间,从而形成了色块。 由于这种红色是原生矿物颗粒之间的红色,所以无论它的成因如何,这种红色都会保持得较为「呆板」;而后期经过人为的打磨抛光,这种红色也会呈现出一种「浮于表面」的感觉,好像涂了一层油脂一般。这也是大多数人都认为红翡不够「通透」「水头不足」的原因所在。
但是大家不要误以为红翡都是品质差的体现,其实这也得看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一块料子整体颜色都比较深,那么可能就会存在部分浅色的部位;如果是一块全红的玉,那可能会存在一些淡淡的色调。这些都是正常的,反而可以让红翡的整体感觉变得灵动而不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