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吊坠棉很多?
题主说的这个问题,是关于翡翠的瑕疵问题,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棉”。 那什么才是 “棉”呢? 其实呀,所谓的“棉”,是翡翠表面及内部纹理中,似云非云、似絮非絮的白色纤维状物。 这些白棉的存在,影响了翡翠的美丽和晶莹,降低了其经济价值。所以,当看到一块翡翠有较多白棉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忍不住问一句,这翡翠值不值啊! 那究竟有没有标准来评判“棉”呢? 有! 但是由于影响“棉”的因素有很多,比如: 种水,也就是透明度。(注:这里所说的厚度是指玉石的厚度,而不是玉器的厚度) 颜色,尤其是白玉或者青白玉,因为色纯,更讲究通透,一旦有棉,就很明显。 杂质,也就是除了棉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杂质(黑色或黄色)。 如果有的话,看看它们是否均匀分布;如果不均匀分布,要看其聚集在什么东西上面——如果聚集在玉质的边缘或者裂纹上,就不算很大的事儿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些“棉”其实是有趣的,而且也是自然形成的。有些设计就会将它们突出表现出来,成为亮点之一。比如说: 糯冰种蓝水料子,晶体细小而分布均匀,其内的绵如云雾一般,若隐若现。 这是不是很有诗意呢? 再说这种满色的佛公,翠色浓郁,看起来非常踏实,可是当你细细观察时就会发现,它的周身点缀着一些白色的矿物晶簇,就像是佛公头上的佛珠一样。 这样有无掩映,大小、疏密的“棉”,反而增加了玉雕作品的独特性。是不是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