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赌石有造假吗?
“以梦为马,诗酒趁年华”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也是我的人生格言之一,所以每当遇到这样的事情我都会尽力去完成。 这是我在缅甸一个小矿口采购的石头,其实当时这个石头我并没有抱很大的希望,因为上面已经有了很多开窗,而且我已经请人看过,说是石头已经蚀变,里面的翡翠应该已经没了。可是当我切开来之后,里面阳绿色的翡翠几乎满满的一块,让我非常兴奋(上图)。 这是我切割后放进鱼缸里拍摄的,绿色部分大概占了石头体积的80%左右吧,而且色辣诱人,水头也不错。 由于是晚上,光线不好,所以我用高压电筒照着拍摄了一组照片。
从图片上看,虽然这块石头皮很老,风化得很严重,但感觉里面的翡翠应该肉质也挺老的,应该会很有韵味。 于是第二天我就将这块石头邮寄到了广州的鉴定中心,让专家帮忙看看。但是事情往往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美好.... 3个星期过后,我收到了邮件,打开一看,原来是证书下来了,上面写着——翡翠(硬玉)手镯,真品,总重量74.514g。 我一时之间有些错愕,因为我买的时候明明是块石头啊!怎么出来一只镯子呢?! 接着我又打开淘宝,找到之前卖石的店家,询问是否搞错了。店家回复说:没错,就是这样的,这块石头能取出来的唯一东西就只有这一只手镯了。 我当时就傻了。这怎么能叫没挖干净呢?不是说好了要相信老板的专业吗?不是说要相信缘分的吗?为什么突然就变了?!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坑爹??? 为了不影响各位看官阅读,我也不放那些让人生气愤怒的图片了。现在想来,也许就是这些图片让题主感到疑惑,觉得这里面有问题。
事实上,除了一些特别有名的场口(如莫西沙、乌基滩等),大多数的场口都是会出这种类似“蛋面”的翡翠。这里也要给大家科普一下,并不是所有的翡翠原石都能拿出来雕刻成品的,需要根据其结构、颜色、水头等来设计加工。就像这个料子,如果我是玉雕师傅的话,我想出来的方案可能是这样——把绿色的部分去掉,留底,然后取其一细条,巧作,做成一个挂件(见下图)。 虽然这样的作品最后可能价值不高,但用料合理,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加工,最终也能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美。如果我是卖家,我会尽量把这种风险和损耗降到最低,在一开始的选购环节就把好关。如果我真是商家,我相信你会给我好评!(喂,说好的专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