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镯子怎么鉴别好坏?
这个问题太大了,其实买翡翠手镯和买其他玉石首饰一样,都是靠经验来决定的。我平时接触的都是成品,对于原料这一块并不了解。所以我的看法比较主观,只适合作为参考,大家还是要有自己的判断才行。 翡翠是天然形成的矿物集合体,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产生各种颜色的变化以及瑕疵的存在。颜色是评判翡翠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常见的有绿色、紫色(紫罗兰)、白色、灰色等,不同色彩有着不同的价格定位。
绿色又分为豆绿、糯化种、玻璃种三个等级,以正绿或偏绿为特色,色泽浓的称为“阳”,色泽淡的称为“阴”;绿色的分布又有老绿和新绿之分,老绿色稠密均匀,色泽深沉,多出现于老坑中;新绿色水较浅,色调偏蓝偏灰。紫色又称芙蓉色,其色为淡紫至浅紫者称为芙蓉紫,紫中带蓝者为茄紫,红紫者称紫罗兰,以纯正浓郁为佳。白色质地细腻无色的为上品。
由于翡翠是多晶体的结合体,因此存在棉、石纹等现象,不过这些现象只要不影响美观就不算是瑕疵了。一般我们把杂质含量不超过30%且影响美观的矿物包裹体叫做棉,而石纹是指翡翠表面可见到的凹线,它是由翡翠晶体开裂后又重新粘合而成,没有明显的边缘,而且内部常可见到黄色铁质充填物。而裂纹是指翡翠表面的裂隙,它是原生还是后天形成很难区别,但只要裂开并带有黑色铁质进入,那就是天然的裂纹。
至于种份这个概念就相对较抽象了,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水头长短的程度划分。比如刚挖出来的翡翠原石,还没有经过任何处理,表面有一层薄薄的风化皮壳,这种料子通常水头较短,种份很差,只能拿去磨成牌子或者珠串之类的。如果风化程度较高,表皮剥落严重,那么种分会变好一点。而有些料子则风化得相当完美,剥落得干净利落,这样的料子往往水头长,种好。
行话常说“内行看种,外行看色”,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翡翠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水头和种份的高低,而颜色只是辅助作用而已。种好的翡翠质地细腻,水头足,给人一种水灵灵的视觉享受感,看起来很有灵性。而低档次的翡翠虽然也有色,但底子粗,水短,显得很不灵动,毫无艺术美感可言。
现在市面上的翡翠主要来源于缅甸,所以我们在购买的时候最好还是要找信誉较好的商家,最好能去实体店购买,这样可以看到实物,可以更直观地判断品质。如果你不放心,也可以让店家开出国家权威机构出具的证书,这可以很大程度上说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