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书法家有哪些人?
我整理了一些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谢大石(1924-2003) 中国著名书画家、金石学家;福建闽侯人,字小石。历任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等职;自幼受家学熏陶,酷爱书法艺术和文物鉴赏事业;他学识渊博,对碑帖版刻的版本源流及真伪鉴别有独到之处,尤擅长于篆书、隶书等;其作品多次参加海内外大型展览并获奖,有众多书法作品被国内外文博机构收藏;出版有《谢大石书法选》、《谢大石书汉石门颂全贴》等专著多种。 李仲乾(1930— ) 中国当代篆刻家;原名维周;浙江温州永嘉人。自幼习书,后从潘天寿先生学习中国画;六十年代初拜著名篆刻家赵石翁门下专事篆刻,为赵石翁弟子中杰出之翘楚; 其治印取法秦汉,旁涉明清诸家,所作布局巧妙,章法自然,刀法爽利,苍老挺拔,古朴典雅,富有神韵;曾在北京举办个人篆刻展,有《李仲乾篆刻选集》、《李仲乾篆刻集》等著作行世.
林散之 (1897-1989) 中国近代著名书法家,安徽江浦(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又名以霖,号散耳,别号三痴,又称江上老人.早年曾师从黄宾虹、张锡麟,研习诗、书、画.一九五九年被聘为国家文物局顾问,一九七二年任江苏省国画院画师,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书法家协会主席等职务;著有《江上吟稿》、《江上诗存》等;擅草书和行书,所作草书气势磅礴,自成一家,素有「草圣」之称;与齐白石同被誉为中国近现代书画界的“南北双雄”。
胡公石(1906~1987年) 中国著名书法家,江苏苏州人,早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民国十八年任中央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兼系主任;解放前主编过《中国白话报》等报刊十余种,创办南京简师时出任首任校长,建国后任南京市人民委员、文化局副局长、江苏省文联副主席和省政协委员等职;他的书法宗二王,在继承古人传统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用笔劲健而飘逸,结体严谨、舒展自如,其代表作主要有《毛主席诗词四十五首》手迹、《周恩来诗选》手迹等等;出版有《中国书法全集·胡公石卷》、《胡公石作品集》等多种。
魏启后(1920一2005)山东青岛人,名伟,以字行。幼承家学,喜爱书法,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始临帖不辍,初攻欧阳询、颜真卿两家,又涉猎褚遂良、米芾、赵孟頫等名家,后潜心汉魏碑刻,特别是《张玄墓志铭》、《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以及北魏《龙门二十品》等,潜心钻研三十余年。他主张,写字必须“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因此他从年轻时就注意读古代经典诗文,中年以后又广泛地涉猎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书籍,晚年又研读了有关书法史论方面的著作。
刘自椟(1925-2013),男,汉族,陕西华县人。生于辛亥革命之年,祖籍山西闻喜县。原名荣禄。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大家,被誉为“长安三刘”之一。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陕西省分会名誉主席、陕西省书画研究院院长等职。 刘自椟先生在艺术上有“三变”:少年从唐碑入手继而转攻北朝,中年由魏楷入晋,晚年返归汉隶。六十年的求索形成了他苍劲浑厚,俊逸遒美的书法艺术风格,是当代中国书坛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