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如何临摹?

占子函占子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帖子里有很多前辈的精辟见解,但是我想再补充几句。 首先,对于初学者来说“临”与“摹”是必须的,不临不摹怎么知道字的结构呢?我说的不是用报纸蒙在字帖上描红的那种临,那种只是练习字的外观和线条流畅度以及掌握运笔的技巧而已(这种练习还是很必要的);所谓“临”是指把字帖放在一边,看着字帖上的字写出同样的来,比如“临”《王羲之兰亭序》的话,那么每一笔一划都要尽量模仿原字,连笔画的长短粗细、墨色深浅、行与行的间架结构乃至章法的疏密等等都尽可能去复制下来。而“摹”则是不看字帖将宣纸蒙在字帖上,然后用薄薄的透明铅笔稿覆在上面,按照字帖上的笔画顺序一笔一笔地描出来。当然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进行多种重复的练习,直到你完全掌握了这种字体的特点为止才可以过渡到“背临”的阶段——这个时候可以不看字帖直接照着记忆写出来了。 “背临”是“临”的最高阶段了,这个阶段就是不再依靠字帖而是凭借自己的记忆写出帖中的内容来了(当然可以拿字帖作为参考)。如果到了这一步你的水平就已经不错了。

然后谈谈关于选帖的问题吧。我认为初学者的第一本启蒙字帖最好是《楷书四大家》之一的颜真卿的字帖,因为颜体的字结构紧凑、气势磅礴又不失典雅,非常值得学习;其次可以挑赵孟頫或者欧阳询的字帖练练,不过欧体可能更适合有一定基础的人练,初学时容易觉得枯燥乏味。至于柳公权的字帖……我觉得还是等有了一定基础后再来吧,不然会感觉他的笔画比较拘谨。另外现在市面上还有一种是叫作“钢笔字教程”的书,里面是一些现代人的作品,写得挺好看的但个人认为没什么收藏价值,而且里面很多笔画都是简化的,学来以后可能会影响到今后真正学草书时的用笔习惯,所以不推荐选用。

还有就是,如果你以后想往行书或草书方向发展的话可以选择二王(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赵孟頫或者米芾的行书字帖来练字。不过像蔡邕的《篆书》以及钟繇的《楷书》什么的也可以学学,尤其是《篆书》,其笔画特点非常适合用来练习草书的笔法,是历代书法家必修的一门功课。

我在帖子里说到的“临”是“背临”的意思,即不看字帖也照样能写得出来的意思哦~~ 附言:楼上的各位大哥大姐,请不要再打广告了好不好啊。。。你们一个个都跑过来推销那些垃圾字帖让我很无奈耶~!你们要是真的喜欢书法的话又何必卖这样的字帖给人糟蹋呢……

优质答主

临的太认真了,就忘了这是“临”而不是“描”。 我觉得题主应该要放开些,你既然已经写了这么多,那至少说明你是有一定的基础的。 个人建议是——在练字的时候不要太在意字怎么写好看,而是多想想为什么这个笔画这么写,多思考,多体会。

如果你现在连笔都写不好,那就先练好笔,然后练习结体。如果笔画你已经可以写的很好了,那你就可以尝试着把不同字体的字放在一起对比,这样会更容易理解字体的结构和写法。 如果还是有问题的话,欢迎来问我哦( ̄▽ ̄)~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