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包括书法吗?
其实,在大多数人心目中,都会认为“书画同源”,因为汉字与图形有着天然的关联性(虽然后来演变成为抽象的文字),而绘画的符号最初也是图形,两者都是通过线条来进行造型表达观念的形式语言,所以,人们通常会把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放在一起进行讨论和研究探讨。 事实上确实如此,但是又的确不是那么一回事! 首先从两者的起源来说,书法是起源于汉字的产生之时,也就是商周时期。当时的文字用毛笔书写在小竹片上,由于毛笔有蓄墨的特点,于是形成了所谓的“书”。早期的“书”指的是“书写”的行为而不是具体的字体或风格;而图画则起源于石器时代新石器晚期,由原始先民们描绘在彩陶上的图案,这些图案多被用来作为记事、记数以及祭祀的图腾等。可见两者出现的时间相差甚远,且前者主要是一种行为活动或者说是技术活,而后者则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其背后隐藏着的是人类的审美意识。
其次就是两者的表现形式了——众所周知,汉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出现了不同的体式和风格,我们称之为“书体”,其中以秦篆汉隶、魏晋行书、唐宋楷书最为流行。而绘画的表现方式就更为多样了,比如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等,再结合不同媒介,又有壁画、漆画、版画、油画……所以从表现形态上来说,书法更倾向于是一个个的独立个体,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且每种书体的形成和发展都与特定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甚至一个朝代仅有一种书体被称为“官书”,如唐代的“二王”体楷书;而绘画则是通过不同形体的组合营造一种氛围或意境,强调空间感和节奏感,所以它具有可大可小的包容性质,各种形体相互依存共同营造出整体的气势来。
再者,两者最终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正如前文所言,书法最初的起源是为“记事”“记数”,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单纯是为了实用而存在,而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为人们的视觉感官带来美的享受,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情操;但与此同时它也具备很强的现实功用性和实用性,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企业,抑或是政府机构,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书体和行款,以满足日常工作需要乃至彰显个性特点。所以说书法既是实用的又是审美的,既可以用于交流又可以陶冶性情。 而对于绘画而言,它除了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美学价值之外更多的是为了传达信息,不管是记录事件也好、反映现实也罢都需要借助画面的形式来表达出来才能让观者获得想要的信息内容。因此绘画更注重形象的真实性和生活的客观性,而忽略一些主观的东西在里面(比如情感之类的),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中国画的题材多以山水花鸟鱼虫为主的原因所在吧?毕竟这些东西离我们更近一点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嘛! 所以书法与绘画在渊源关系上是相通相融却又各有侧重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