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砚翡翠带是什么?

濮翠翠濮翠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春带彩”、“绿白叠彩”,是形容端州砚台的一个成语。 顾名思义,“春”指的是绿色,而“彩”指的是颜色丰富多彩。 “春带彩”的原意是指一块石料上出现色彩丰富的花纹,如春天里盛开的鲜花;而“绿白叠彩”则指色彩丰富且层次分明的翠绿、青绿与白色相间的图案,有“层层叠叠、五颜六色”之义。 这两个形容词汇最初出自清代著名文学家梁同书所著的《广雅堂集》和《直语补证》中,原话是“紫玉峰石(即端石),五色鲜明,光润可爱,微似桃花色者,谓之花脑;有青黑斑者,谓之龟纹;有粗黑纹者,谓之蛇皮;有红点者,谓之血晕;有一块之中,红绿相间,鲜明可观者,谓之春带彩;白黄相间者,为金线缕;青白相间着,为云纹石。”

无论是“春带彩”还是“绿白叠彩”,最初都是用来说明端石(包括端砚)的色彩丰富,花纹美丽。 而后,这两个词语被借用过来描述其他色彩丰富的石头,渐渐成了评价石头品质好坏的标准用语。

现在“春带彩”或“绿白叠彩”不再局限于对端石或端砚的评价了,而是成为了描述石头色彩和质量的优秀形容词。只要是有优美纹理和丰富色彩的玉石和石头,都可以用这两个词来赞美! 题主提到的“春带彩”和“绿白叠彩”可能说的就是同一类石头,只不过一个更偏传统,一个更贴近时尚吧~

修洁霞修洁霞优质答主

端砚是中国名砚之一,由历史上著名的“四大名砚”之一的端溪砚发展而来,产于广东肇庆东郊端溪水一带。

肇庆自古即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以出产著名的端砚闻名于世。砚石出自距端州城西八公里的烂柯山,唐代始采砚石,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所产“端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首。唐宋年间,这里曾是全国端砚的加工场和集散地,明以后才逐渐向山下转移。

由于砚石出产的坑洞星罗棋布,故又以坑洞名来代表砚名。著名的坑洞有水坑、坑仔岩、老坑、麻子坑、宋坑等。坑水附近出产紫色岩石,石质坚实嫩滑、细腻滋润、磨墨无声、发墨不损毫,具有“贮水不涸、呵气研墨”的特点,研出的墨汁色泽鲜丽,不易干涸,历来为文人墨客所珍视,唐代就开始用作制砚石材。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赞道:“……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葛不入砚,寒光四射……”。

坑仔岩、麻子坑、宋坑出产的紫色岩石亦称“端石”,该石色彩斑斓,花纹奇特,主要有蕉叶白、鱼脑冻、青花、火焰纹、石眼等,石眼有紫、黄、白等颜色,有酷似鸟兽的眼睛和羽毛的花纹。石品花纹美观而成为工艺的上佳石料,用它雕刻的工艺品和装饰画极为珍奇,历来与北京的玉雕、寿山石的巧雕齐名,受到国内外人士青睐。历代帝王把它视为珍品,是权贵、文人、书法家、画家手中的宝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