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的书法水平怎么样?

包建波包建波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不过也反映了大家对“书法”概念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先说结论吧,岳飞不是书法家——或者说他既不是书法家也不是非书法家(可以简单理解为“业余书法爱好者”),因为“书法家”是一个现代定义的概念,而宋人还没有这个概念,大家只是根据当时的惯例来称呼字写得比较好的人为书法家而已。如果非要给岳飞一个称号的话,我想还是叫作“文人”更为合适一些。 接下来我们就具体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什么是书法”和“谁是书法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现在我们在说某个人是书法家的时候往往指的是这个人写得好(比如王羲之、颜真卿这种就公认是大家)或者这个人比较有名气(比如柳公权、赵孟頫这些);但在古代却不是这样,古人的说法往往是把“书法家”看作一种身份,而不是专指写字写得好的人。在《辞海》“书法”条目中有这么一段话: “汉字书体的统称……包括用笔、结体、布白、章法等。亦专指用笔之法,即笔法……”这段对“书法”的定义其实是非常典型的古人看法了,虽然它很宽泛但也非常准确地表达出了“书法”的核心内容,即“法度”二字。至于什么是“笔法”“章法”呢?我们可以看看古人是怎么说的。 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有一段非常经典的论述,里面就把笔法、章法等都给概括了出来并且提到了他们的重要性: “今观唐氏文集中,钟、王、虞、褚、陆、颜、段等家,工用各异,各骋所长,不相避碍者,其在真行草隶之间乎!然则诸家并数千年中共同善矣,岂不妙哉!” 这也就是说古人所说的“笔法”其实就是“书写的技巧”——当然这里可能还有另外一个意思,那就是除了技巧之外还包括了写字时的规矩,而这也就是所谓的“法度”,所以古人经常会把“技法+法度”二者结合在一起来看待。

那么什么又是“法度”呢?我们接着往下读: “至若钟元常传云‘一笔而成,气脉通连’,杜子君又谓‘笔迹如玉箸篆迹,犹当观之’。此为不惑本源,深明体相者也。夫一点一划,皆须似佛眼耳,不然何以称书圣哉?其笔法意趣,非言宣可测。故曰‘察之尚精,拟之贵似’” 这段话其实很好理解,大意就是古人认为只有“符合规则”的字体才能被称为“书法”,这其实是符合一般人的认知的——比如说你让我写一篇高考作文我肯定知道该怎么写然后尽量写得整齐些,但我绝对不会在这种作文后面写上几个行书大字或者草书题上几句诗,这就是因为我知道我的行为不符合规定。

由此可得,古代的“书法”实际上是一套有规律可循的文字体系,这套体系中既有“技”又有“艺”——它们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方面都不是真正的“书法”。从上面的论述里我们可以看出古人所要求的“书法”其实是非常严格的,甚至可以说已经达到了苛刻的地步,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很多现代人眼中的“普通人”在古代根本算不上“书法家”。举个简单的例子好了,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写了一手好字且被世人誉为“草圣”,但他一生只写过两幅真正意义上的墨宝,而且还都是寄情于景的作品而非精心构思之作,这样的经历放在其他朝代恐怕直接就要被人拉去游街了——“诗仙”的名头能比得过“书圣”吗?不能。 类似的还有宋朝词人周邦彦,他的词写得非常好但却很少留作墨宝(至少没有真正称得上是书法作品的东西流传下来)。北宋时期有个著名的书法家叫蔡襄,此人擅长多种书体且创作了许多书法作品,然而就是这么个书法家,却被同时代的文学评论家欧阳修批评字迹不佳——尽管欧阳修本人写的字确实不怎么好看……

优质答主

他本人写的书迹,我看过几本,都是手卷。 《满江红·怒发冲冠》和《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是岳飞给秦桧的亲笔信札;《出师表》则是最著名的作品了。

他的字风格不是特别统一,因为他是武人出身嘛,他的字体有“方头峻笔”的一面也有“瘦硬通神”的一面呢(王彦峰语)。当然还有别的风格,比如行书。

我是非常推崇这个人的! 所以如果题主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来他的作品看看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