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瓷器到底烧了多少?
官窑瓷器数百年来就被打上了神秘的烙印,而成化官窑更是达到了高潮。成化官窑之珍罕,与宫廷的特殊需求有关。明代自成化朝始,内廷宦官的势力膨胀,对御用瓷器的需求大增。为保证宫廷使用,成化青花瓷器不再往景德镇御器厂的日常烧造品种中掺烧,而是采取“奉旨行事”的方式,由内廷直接下旨烧造,烧成后由内官亲自领走,这大大提高了成化瓷器的烧造规格和质量。由于成化青花瓷器的烧造有严格的宫廷用途,所以产量非常有限,所以极为珍罕。有史料证明成化青花瓷器的烧造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如成化十三年烧成的一批青花瓷人鲜果茶钟仅仅才二十件。清宫档案中多处记载乾隆皇帝修复和复制成化瓷器的记录,说明成化青花传世品的稀少。
由于史料缺乏,确切的成化官窑烧造数字恐怕很难找到。目前根据《大明会典》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黄清华的研究,大体可以估算出一个成化官窑的烧造数范围:在烧制上要求最严格、产量最低的情况,年均烧制青花瓷和鲜红釉瓷器约280件,釉上五彩和斗彩瓷器20件。在烧制上要求较低,产量较高的情况下,青花瓷和鲜红釉瓷年均烧造3600件,而釉上五彩和斗彩瓷器年均烧造40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