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写白玉亭什么年代?
写白玉亭款的瓷器,其年代主要有两个:一是清初顺治至乾隆早期,一是晚清民国仿品。这两个时期仿制的写白玉亭款瓷器,其器物造型、胎土、釉水、绘画风格以及款识书写风格等都有很大的差别,区别起来并不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造型。清代至民国时期各个朝代、各个时期的器物造型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尤其是瓶类器皿,时代特征尤为突出。如清中期造型丰满、庄重,而晚清至民国时期造型趋于呆板、轻巧。只有掌握了真品的造型特征,对照仿品的造型,就能迅速地进行真伪识别。
二是胎土。清初至清中期的白玉亭款瓷器属于官窑作品,胎质异常精良、细洁、坚硬、紧密,迎光透视呈纯净白色或青白色,而晚清至民国的仿品由于胎土淘洗提纯工艺的严重退化,胎质相对粗糙,迎光透视呈粉白色或粉灰色。再者,从器物的圈足等露胎部位看,真品的胎质由于高温烧成,紧实纯净,而仿品由于烧成温度不可能达到真品的程度,故露胎处看起来都有明显酥松之感。
三是釉面。清代真品的釉面光润透亮、光滑平展,釉子肥厚、滋润,而晚清民国仿品的釉面不够平整,普遍有橘皮纹现象,并且由于胎质不够紧密,釉子也不够纯净,烧成温度又不足,故釉面常有堆釉。从露胎处看,真品由于高温烧成,釉面与胎体结合非常稳固、光润,而仿品釉面与胎体贴合不够紧密,看起来也很粗糙。用放大镜细观釉面,真品在莹润的釉面下散布着极细小的冰裂纹片,晚清时期的仿品在釉面下亦有较小的冰裂纹,而民国时期的仿品则没有。
四是绘画工艺。主要抓住真品清雅、端庄、线条流畅自然的风格,而仿品比较生硬、匠俗的风格去对比识别。
五是款识书写风格。款字书写清中期之前的为行书体,清中期以后的为楷书体,民国时期也有以隶书体书写款字的。真品款字无论从间架结构、用笔、行款、墨色变化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艺术水准,仿品款字虽然仿效得几可乱真,但在行款、用笔上不够随意、流畅,总显匠俗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