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为什么叫玳瑁?

酆腾佳酆腾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色彩斑斓的动物,它们色美纹妙,惹人喜爱。古人往往将这些美丽动物身上的斑纹移植运用在陶瓷器的装饰上。如将雉鸡头颈下鲜亮羽色用在了"珍珠地""青瓷和白瓷上,将锦鸡的艳丽毛色用在了"洒蓝''青白瓷上,将蛇的环纹、豹的斑纹分别用在了黑釉绿彩和黑彩'虎皮釉' 、'虎皮三彩等瓷釉上面。所谓玳瑁,是龟鳖目海龟科的爬行动物,又称圆斑海龟,栖息在暖热带海洋中,是人类可食用的龟类之一。它的背甲为褐色,具有三行隆起的椭圆形花纹,非常绮丽美观。人们仿照其背甲的色泽和纹韵,制成精巧的器物,被称作"玳瑁器",或简称"玳瑁"。它不仅可以做成梳匣,还可以用来制作砚匣、笔床、琴板、镜台、屏风之类物品,以及妇女首饰和装饰玩物。

在我国古代,南方海边是玳瑁的主要产地,北方内地极其罕见,所以极为珍贵,被当作奇货。西晋杜预注《左传》说:"玳瑁,宝龟也。夷地之特,中州所希有。"汉魏以后,南方及海外都有玳瑁被当作方物进献给中原王朝。如《太平御览>卷《介部》引《汉官仪》云:"南郡、苍梧、临海献玳瑁。"《三国志,魏志,乌丸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其异物有胡桃、雌黄、貂 啄、 獒(同'麝')香、珊瑚、琉璃、玳瑁、奇珠、夜光珠、皮旃、外国神马、文豹、白虎、辟闾刀、火离弓。"《宋书,李时传》:"时家在东土(指会稽上虞),性尤豪侈,南海殷厚献大玳瑁,每食辄以盛鱼。"由于它很像一种龟,所以古人将有的龟名之为宝龟。西晋张华《博物志》记:"宝龟者如龟形,生于南海中,紫壳赤章,光如锦绮,或谓之玳瑁。"古文献记载中"玳瑁"或作"苔瑁"、"台瑁"、今从俗定音"玳瑁"。古籍记载中,玳瑁器始于战国时期。西汉时期已有制作,但为数不多。新莽时期,玳瑁器又多见诸记载。如《汉书,王莽传》:"作乐备,设钟虡、建簨虡、大樽、庭悬,宫悬以下,以象上林丰厨,皆文画,雕镂,饬成粲然。杂荐食物,有桃诸、菌桂、姜橙、{米霍}枣、鲜枣、粟、麦、梨、李、葡萄、{禾兹}糜、梧桐、桃梅、之酿;稻、粱、牲、牢,膳餼百种,名芳国异。……乘舆备龙旗九旒,属玉以瑮,佩白 獻 ,杂饰以翡翠、玳瑁、金银奇物。"《后汉书,舆服志下》:"太后初除,为皇太后备法物:……玳瑁簪五各一。"可见那时人们已把价值贵于金玉的玳瑁,做成了乘舆、佩玉、簪等皇家御用品,足见人们珍惜它之程度。西汉时,人们就发现了玳瑁有遇热卷曲的物理特性,于是利用其制造漆器的装饰。东汉王充《论衡,商虫篇》中就有记载:"珠白,以革制之,以铁缀之,故不变。金铜之物,以珠漆之,珠漆腐败,金铜不变。玳瑁可热屈为瓶杯,屈抑之时,虫必死败。"这是指的在金属器的表面装饰玳瑁。

东汉时,人们又制成了玳瑁梳匣等物品。东汉王僧儒《答颜延年连珠》之五十四:"物之以众珍为美者,玳瑁之匣……是也。"魏刘劭《赵都赋》:"玳瑁之枕,珠玑之屏。"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由玳瑁制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