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喜字瓶的耳朵如何区分?
明清时期流行一种“双耳瓶”,因为形状酷似我国汉字“喜”字,故俗称“喜瓶”或“喜”字瓶。清代康熙朝御窑厂所产青花“红拂传”诗文喜字瓶,就是其中的代表性瓷器。此瓶造型挺拔俊朗,束口细长颈,平肩两翼对置象耳,直筒腹,腹下外撇。
青花红拂传故事喜瓶通高56.3厘米,口径16.2×10.2厘米,足径23×16厘米。清代康雍乾三朝制瓷业空前繁荣,产品数量多、器形全。康朝的制瓷特点可归纳为“承上(指明代)启下(指雍朝)”,其造型风格也深受明代影响。此瓶即是继明嘉靖、万历朝双耳瓶而创新之作,其腹部和底足的尺寸较明代有所增大,更显庄重之感。瓶身绘《红拂传》图。
喜字瓶的故事
《红拂传》是唐末著名文学家杜光庭创作的唐传奇,记述了杨素家妓红拂与女道士鱼玄机、虬髯客结识英雄李靖,共同辅佐大唐的故事。红拂,本是隋朝权臣杨素家的歌妓,一次偶然的机遇与李靖一见倾心。在两人私奔之后结为夫妇并且共同辅助李世民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