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瓷画九龙纹什么人能用?
一般而言,清代瓷画九龙图案,身份地位非常高的帝王将相才能使用,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尊贵和显赫无比的威严,而九龙图案中的九条龙的样式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如在龙的样式中,仅皇帝可使用九五之数,皇帝的龙袍上可绣十二条团龙图案。“五”的寓意是天子,即皇帝。因此“九五”之数只能是专指皇帝这一最崇高、最神圣、最独尊的至高无上的封建帝王。九条龙图案只能用于皇帝专用之物,其他任何人不能也不敢使用。
但九龙图案在清代瓷画中还有两种用途:
第一种是作为陈设观赏品,没有皇帝使用之物的专指,而是作为吉祥图案、美好祝愿、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寓意和象征。有的绘于器物的内壁上,并不外展;也有的绘满器壁上呈显眼之处。但此类九龙纹饰,其构图、画法、设色都带有一定程式化的程式,如九条龙的形象图案大体相似、雷同且千篇一律,构图散乱,纹饰的龙爪不为五爪龙,而为四爪龙;龙纹图案不作正面描写,而多为侧面甚至背面,缺乏威严等。人们见了也不会联想到帝王将相,而是视为吉祥。
第二种是在寺庙建筑中供奉使用的,用九龙图案象征龙王,祈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清代这种九龙瓷盘大量出现。据《瓷史资料丛刊》载:同治元年(1862年),山西潞安府襄垣县广泉乡北张掌村修建龙王庙。“同治元年春月合庄人捐施龙王庙瓷盘贰百伍拾个”,“捐施龙王庙瓷盘叁拾伍个,同治元年夏月造就。”在清朝晚期,许多寺庙建筑都有大量的捐施瓷供器记录。
从以上分析可知,清代瓷画九龙图案,是封建社会统治者独尊,吉祥图案和寺庙陈放三个层次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