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生产瓷器吗?
瓷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个独特贡献,在中国出现以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西方的商人看到这种明亮光滑、洁白如玉、使用轻便、又和本国的器皿有根本区别的新产品特别高兴,因为它的主要产地在中国,而中国在古代西方人眼中是“丝”这种奢侈品的唯一出产地,所以称中国为“赛里斯”(Seres,丝绸的拉丁语复数形式)。瓷器又是从航路途经的“奇南”(Cina,汉语“秦”的音译)地方输出的,所以称之为“瓷器”(China)。
瓷器的制作技术,中国是严格保密的,曾长期被封锁。据记载,在14世纪,蒙古人统一了中国,中西交通比较畅通,有个元朝皇帝把烧瓷器的工匠带到西方,教他们烧瓷器(有的书中称为“陶器”)。由于瓷器的制作有严格的工艺要求,胎土的配方、窑炉的结构、烧成的温度等因素达不到要求都会影响质量,因此这些西欧工人生产出来的是和瓷器很像的“铅釉陶器”,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瓷器。当时用这种陶器代替很重的铁制器皿,用来盛放饮料,后来发现薄薄的铅釉陶器盛酒、盛食物时,铅易溶出、有毒,所以“仿制”的瓷器不能再广泛使用了。此后西方的工匠又经过了几百年的努力,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在工艺、设备和化学知识提高的前提下,到了18世纪始,欧洲的英国、荷兰、奥地利等国才开始烧制真正意义上的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