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铜砝码一套多少只?

涂春华涂春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国的传统度量衡制度历史悠久、十分复杂,计重单位有斤、两、钱、分、厘,制钱、毫、丝、忽;还有制钱、分、文。清政府为了管理度量衡,专门设立“度支部舆图局权衡司”,在各省也有相应机构。各地在度量衡管理方面也各有不同。例如在清代时,各省大多自行铸造银两者(个别省也有铜者,如云南、广东),但制作标准良莠不齐。

清代的一斤不只十二两,各地不一,所以有十三两四钱、十三两八钱等。清代各省还自行制定银、铜币值之间的兑换价格。以上这些原因,造成了清代度量衡制度比较混乱,度量衡器存在诸多不一,有的砝码上刻有省名及铸造年代。“权衡司”还制定了银两等称重的标准,共13只,另有“拾两准半斤”1只,共14只。

据载,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六月,在“庚子赔款”中,总理衙门与十一国公使商定了庚子赔款成案,其中涉及度量衡一项,规定“大清国允照万国权度会议所得丈、码、均、衡数目,妥议办法,力图划一。”

清廷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设立了“权度表局”,负责测量和研究有关度量衡的事项。同年九月,颁布上谕,宣示度量衡改革的内容。但这次改革因操之过急、管理不善和各省抵制等各种原因而未成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