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福寿玉牌一般什么年代?
清代福寿玉牌可分为早期和晚期作品。它们不仅在设计上具有各自的特点,而且其风格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之处。譬如早期福寿玉牌的风格工整、严谨,福寿的图案比较规整,刀法干净利落、爽快;而福寿玉牌的晚期作品风格纤巧、繁琐,在福寿图案内容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基础上,画面更满,繁缛。
寿字纹是清代玉器上最常见和流行的文字装饰,它主要流行于清代晚期,与蝙蝠组合,以取“福禄”、“福寿”、“福禄寿”等吉祥含义。清代玉器上流行的“寿”字不下十几种,“寿”字的写法在清代乾隆后期即开始有所变化,其笔画有所加长,而且下部长出现横笔,有的字下部上翘,出现了“草”字头的倾向,在表现手法上仍保持横平竖直,布局方整的风格。
道光、咸丰时期的玉器上流行的“寿”字笔画更长,“草”字头已基本定型。到了晚清,玉器上寿字纹的“草”字头已十分突出。除了笔画外,寿字下部有时还添加“寸”字,“寸”字又有加长加粗的形式及“丰”字形式,寿字纹出现了图案化的趋势,结构也更加复杂化,风格趋向繁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