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为什么分开发行?
发行货币,从经济学上来讲就是为了实现流通中货币供应量的最大化。因为如果只发行100块纸币,而人们持有120块硬币,虽然总购买力是100元没有变化,但社会运行效率极其低下(每一百块纸币都要找零);而如果同时发行100元和50元的纸币,只要人们的持有量不变,就可以通过调动不同面值纸币的发行数量来使货币供应量达到最大,而且不需要费很大的工夫去找零(只有50元要找零,相对简单很多)。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区分不同面额的货币其实是为了提高货币政策实施的效率和有效性。
其次,在现代央行体制下,货币政策的实施是通过调节金融机构的储备金比率来实现的。而考虑到存款准备金率对中小银行的影响很大,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往往需要比较长时间的酝酿和评估,因此面对突发的情况(例如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政策实施的能力是有瑕疵的。此时如果央行有能力迅速扩大对流动性短缺的金融机构的授信额度,直接向这些机构提供流动性的支持,那么即使短期内增加一定的社会成本(主要是利息支出)也是值得的,毕竟时间就是机遇,拖延片刻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区分不同面额的钞票就是一个很好的灵活手段——一旦情况危急,可以先发行大面额的钞票,然后逐步回收市场中的小面额钞票加以“销毁”并重新印制,这样既不会大幅度增加社会的实际成本和通货膨胀率,又能满足应急的需要。
现在我国已经加入了WTO,对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也逐渐深化,今后很可能实行以市场汇率为基础的中间汇率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面临很大的压力,因为除了需要保持合理规模的外汇占款外,还需要考虑外汇市场上的供给需求变化和预期等风险因素,操作空间非常有限。国际收支中对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都需全面监管,防止热钱的涌入和流出,从而减少宏观经济波动。在这种情况下,区分不同面额的货币不仅不是多余的,反而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