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犀牛角朝珠吗?
清代朝珠有十一类,即东珠、红珊瑚、翡翠、青金石、、琥珀、蜜蜡、砗磲、紫檀等。清代时犀牛属保护动物,犀角禁止流通,而仿角工艺非常盛行,当时仿犀角的材料以有机质为佳,有牙、骨、有机石、有机玉等品种。
仿制角质珠子的材料中,有一种玉化程度非常高的有机玉称为绿松石质玉,这种材质介于角质和玉石之间,硬度虽比一般玉石低一些,但仍然较高,同时又兼具角质的细嫩感。这种特殊材质的绿松石玉,表面常常能出角质的“汗沁”,沁色丰富且渗透有力,同时又有“红白芝麻点”出现,与真正犀角十分相似。
清乾隆仿犀角翠青石朝珠
仿角质材料还有一种特殊玉化程度的玉、碧玉玉化石,此类玉质细腻柔润,具有碧玉的特点,玉表有汗沁,颜色从翠青色至绿色均有。翠青石在明代出现,清代仍然沿用,多用于制作朝珠。清代碧玉玉化石制品很少出现,仅在一些圆雕摆件中能见到,制作朝珠应属孤品,非常珍贵。